找回密碼 或 安全提問
 註冊
|註冊|登錄

伊莉討論區

搜索
請尊重及感激所有版主付出和奉獻尊貴會員無限看帖不用回覆搞笑、娛樂、精彩的影片讓你看
mgcosplay我的英雄出包王女siro中出世紀帝國
异度神剑愛鲤古龍蛊惑 幼寫真fc2 ppv虚魂剣

休閒聊天興趣交流學術文化旅遊交流飲食交流家庭事務PC GAMETV GAME
熱門線上其他線上感情感性寵物交流家族門派動漫交流貼圖分享BL/GL
音樂世界影視娛樂女性頻道潮流資訊BT下載區GB下載區下載分享短片
電腦資訊數碼產品手機交流交易廣場網站事務長篇小說體育運動時事經濟
上班一族博彩娛樂

[BD繁]劇場版 少女與

✡ 斗破蒼穹 年番/鬥

斗破蒼穹 年番 鬥破蒼

[繁]女王的手術刀09-

[繁]異修羅10-

[繁]藥師少女的獨語22
吹水聊天室網友交友區靈異鬼故事生活百科及冷知識IQ題猜迷語趣味笑話區性教育專區布袋戲討論
知識問與答當兵生活趣談海外生活活動中心投票中心
查看: 14057|回復: 47

[公告] ㊙【靈異鬼故事.神怪百科之書】㊙ 關閉[複製鏈接]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7-12-2 01:46 PM|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中加入附件並不會使你增加積分,請使用主題方式發佈附件。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9-11-6 10:38 PM 編輯

㊙【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由來】㊙


日本的平安時代,是一個幽暗未明,存在著人類和妖怪兩者的時代,


妖怪住的地方和人類所住的地方,其實空間上是重疊的,只是人類在白天活動,妖怪們則是在晚間出現。


因此到了夜晚來臨,整條路空無一人,這時候會出現許多奇形怪狀的妖怪,


像是廟會的行列一般,帶著猙獰的面孔走在大路上,人稱「百鬼夜行」,


這些鬼怪成群結隊地在夜晚的街道遊行,據說親眼目睹的人會遭受詛咒無緣無故地喪命。


時至今日,各種神怪傳說已逐漸式微,被人類所遺忘,


以下介紹古今中外,各式各樣的鬼怪神靈及傳說。


㊙【目錄】㊙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若有安裝色情守門員,可用無界、自由門等軟件瀏覽伊莉。或使用以下網址瀏覽伊莉: http://www.eyny.com:81/index.php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7-12-2 01:46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7-12-2 11:20 AM 編輯

㊙【地基主】㊙


【示意圖】



臺灣地基主信仰是臺灣祭拜地基主(民間偶爾寫為地祇主、地居主)的民間信仰,


又稱地主神、地主公、地靈公、厝宅公等,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是一種臺灣民間信仰。


多在如「除夕、清明、盂蘭、重陽」等節慶設置香案,以菜餚、紙錢祭拜地基主。


有許多人在初一十五祭拜土地神、或者祭灶神時,一併祭拜地基主,


但地基主並不是灶神,亦不等同土地神(或稱福德正神、土地公),


目前普遍認為管轄範圍境主(或稱「統境王」、「統境公」,市鎮或廟宇轄區的守護神,類似城隍)


大於土地神,土地神又大於地基主。


地基主信仰在臺灣的普遍性極高,不只自用住宅會祭拜地基主,許多公司行號,公家機關也會加以祭拜。


許多臺灣人,遷居搬家時也會祭拜新宅、舊宅的地基主;


與舊宅地基主話別是感謝其辛勞,與新宅地基主溝通則希望其保祐。


【地基主的信仰起源】


現時臺灣的地基主信仰起源說法不一,概列說法如下:


【一般亡靈說】


在之前居住在此地,不幸過世而無人奉祀的孤魂,則成為地基主,保護此地。


而住戶一般都會加以敬奉香火,以求住宅之安寧,


此說為日本學者鈴木清一郎提出之後,廣被接受,最為風行。


因此現代民間流傳是原先住在這個房子的人,其祖先牌位遷走了,


但是依附在牌位的鬼魂還停留在這房屋內,無人祭祀;


或者之前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卻無嗣而亡,因而成為住宅的「守護靈」。


【平埔族原住民祖靈說】


也有說法是源自於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的葬禮文化,


平埔族有祭祖的傳統,並有將死者埋葬在床底下或住家附近的習俗,


因此平埔族人認為祖靈不只能庇佑族人宗親,亦是土地的保護神。


臺灣清治時期之初,水師提督施琅發布的渡臺禁令,規定「男子不准攜眷,業經渡臺者,亦不得招致」,


故相當多數閩南籍(祖籍泉州、漳州)男子,與臺灣的平埔原住民女子結婚或者入贅。


而平埔族大致上為母系社會,女子是主要的財產繼承者,


故此閩南人往往取得了平埔族的土地,為了對平埔族的先人表示敬意而加以祭祀,稱為地基主。


或謂地基主原為平埔族人的祭祀神之一,平埔族古時祭祀地基主,


往後漢化的平埔族人弔慰亡魂,並且混入中國的道教習俗,與灶神信仰、土地神信仰開始混雜變形,


認為地基主是受到土地神管轄的神明。


但中國大陸福建一帶及現屬中華民國政府的澎湖、金門也祭拜地基之神的信仰,


而該地素無平埔族原住民存在,可參見下說「冥界土地所有權的代表神」。


【室內葬】


臺灣部分遺址有室內葬。部分原住民族有實行,日治時期禁止,但日本繩文人亦曾有實行。


【地神說】


是類似於土地神的道教神祇,是土地原本的神祇,


或說是冥界土地所有權的代表神,與地脈之神龍神或土地龍神有關。


客家族群有所謂「山管人丁,水管財」的講法,不拜地基主,


而拜掌管家中人丁的土地龍神「禮記·郊特牲」「家主中霤,國主社」亦稱中霤神,


相對國之社神供奉,閩南族群則以冥間的地權之神武夷王作為地基主祭祀。


中國有「買地券」的信仰,固度二仙傳說(與建築挖地的土體或岩體的地基之神有關)


在閩越之地加入越人原信仰武夷君(初作武夷,地祇之一),再回傳整個中華大地。


南投縣的地基主廟神像,即與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太一避兵圖」武夷君相同。


另蒿里老翁俑也與地基主信仰有關。


亦有說地基主(地腳)應為固度二仙,閩客族群拜的則是地祇中的山神龍神(五祀家神)或是山神武夷君。


若作五祀家神則神格小於伯公,若作武夷山神則神格大於統境尊王及城隍。


【祭拜儀式】


日治時期臺灣的有些地方,因為皇民化運動、家庭「正廳改善運動」,


家堂五神、家祀五神甚至祖先牌位都被請出客廳,信仰較堅定的先民於是偷偷祭拜,


無論選在何處祭祀,皆對準正廳神龕的位置。


泉州人一般在正廳祭祀地基主,有時就用椅條(長板凳,多為餐椅)當供桌;


漳州人會在廚房或後門偏僻之處奉祀地基主,用矮桌子或板凳當作供桌,而不似一般神桌香案之高大。


客家族群則祭祀土地龍神,地點不一,有人說是房主在正廳,租客在廚房或後門。


【時機】


一般臺灣人常會在除、清、盂、九等節慶祭祖時(或者其他中國傳統節日),


與舊曆每月初二、十六作牙祭拜土地神時(或者初一、十五)加以祭拜,


上下午不拘,但一般必須在日落前拜完。


【供品】


供品大致上應該有菜餚、米飯、水果、米酒、紙紮祭品等;


一般來說多半會以數個碗分盛菜飯祭之,稱作「五味碗」。


臺灣傳說地基主喜愛雞腿,故除了茹素人家,必以雞腿奉祀。


也有說法是雞腿為本省人認為雞的最美味部位,故以雞腿祭祀,以表虔誠。


但因應現代社會習慣,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往往變成了便當、速食、零食等,而雞腿也常變為歐美的炸雞。


【紙錢】


關於所用紙錢,北臺灣民眾用刈金(金紙)、大銀、小銀等呈敬,


南臺灣民眾則多以九金、銀紙、蓮花金、蓮花銀等紙錢獻祭,另有人會加上金白錢、經衣。


至於為何會普遍使用銀紙、經衣,是因為民間將地基主歸類為陰鬼,與孤魂「好兄弟」同類,


因此才會焚燒專供祖先、亡魂使用的銀紙,及可以提供孤魂陰鬼整理儀容的經衣,來表達敬意。


【拜法】


以一碗盛白米作為香爐,點燃三炷線香,插香後,待香長度燒過一半,


即向其禱告「煩請地基主移駕,到金爐領用財帛」(如有準備「經衣」,則必須先燒),開始燒紙錢。


紙錢燒好之後,擲茭杯(如無茭杯則以兩個硬幣代替,一正一反即為同意,稱為聖杯或允杯)


詢問地基主「祭典是否圓滿,可否撤收供品?」如果不行,則應該稍待一下,再擲杯。


實在等到無可奈何,則向地基主表示「下次祭拜會增加供品或紙錢,請地基主恩賜允杯」,


擲出聖杯之後即可撤收供品。


也有人會在祭拜地基主之時,一併祭拜附近好兄弟(臺灣人敬稱孤苦無依的亡靈為好兄弟),


則召請神明時,稱「奉請地基主、好兄弟降臨,享用供品...」,並要在香爐上插六炷香。


臺灣的綜藝天王豬哥亮,深深了解臺灣民間信仰,曾作過道士,


他在錄影前總是率領工作人員們拜拜,一次擺三桌,分別是拜舞臺神(或土地公)、地基主、好兄弟。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若瀏覽伊莉的時侯發生問題或不正常情況,請使用Internet Explorer(I.E)。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7-12-4 05:58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7-12-4 05:59 PM 編輯

㊙【地縛靈】㊙


【示意圖】



【地縛靈的由來】


地縛靈就是束縛在大地上的意思,因此「地縛靈」就是「被束縛在大地上的靈」,


但有束縛就有保護,換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受到大地保護的靈」的意思,


因為生前還有很強的心願未了,或是有非常強的仇恨,一直無法解脫,因而形成了特殊的非生命體,


一般的說法就是生前有冤屈、有心結未了、有仇未報的人死後不會進入輪迴,


而是留在世上,等待時機完成心願,稱之為「地縛靈」。


【地縛靈的特性】


它們不會無故傷人,前提是生人沒有闖進它們的地盤打擾它們、侵犯它們的領土,


只要完成了心願,它們就會離開,


所以如果沒有必要,不要任意打擾它們、甚至驅趕,否則激怒了它們並不是好事。


地縛靈大多是可憐的人或生物,它們不會找上幫不了他們的人,


即使你無法幫上忙也無妨,至少為了它們能早日解脫而祈禱吧。


【異說】


地縛靈在一般的狀況下無法離開自己的地界,


如果從神學的角度來看,靈以一小塊地 ( 包括建築 ) 為軀體,甚至可以稱之為地神的雛形,


只要把它「地縛」的範圍擴大幾萬倍甚至以上,就是掌握一方土地的地神。


在日本故事中,陰陽師會和某些地縛靈締結契約、讓其成為自己的式神。


式神(しきがみ,shikigami),指為陰陽師所役使的靈體,其力量與操縱的陰陽師有關,


「式」者、侍也;式神可以理解為是「侍神」的意思,意為侍奉其主的地縛靈。


陰陽師操控式神是陰陽術師的主要法術技能,


有透過封印涵訂下契約的、有透過結印降服的、也有以其他方法或是雙方的關係自願遞交契約的,


一般陰陽師佩戴流鏑、配合「染付春秋、和漢三才、修羅」三個結押產生契約,


引導地縛靈成為自己的式神。


陰陽師召喚式神時,會以剪紙及「木靈御幣,集古兵要,五音分金」契押和式神約定召喚咒語,


只要念出特定的咒語便可隨時召喚出來。


也有「地縛靈式神是日本操偶術的一種,以召喚者本身的靈力召喚異空間的生物」一說,


不同的是,雖然無法與陰陽師的靈力相比,但普通人也可以和地縛靈締結契約,


也因此日本的武士家族、或是普通人家也有守護家族的家族式神、和具有繼承性的式神,


這些都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份。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若瀏覽伊莉的時侯發生問題或不正常情況,請使用Internet Explorer(I.E)。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7-12-13 11:49 AM|顯示全部樓層
分享使你變得更實在,可以使其他人感到快樂,分享是我們的動力。今天就來分享你的資訊、圖片或檔案吧。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7-12-13 12:00 PM 編輯

㊙【殭屍】㊙




殭屍,亦稱跳屍,是源於中國明清民間傳說的一種復活死屍,


全身僵硬,指甲發黑尖銳,有銳利犬齒,懼陽光,


日間躲於棺材、山洞等潮濕陰暗的地方,入夜後出沒,以吸食活人或家畜血液保持行動力,


有意識的往人口集中地前進,對活物攻擊性強且力大無窮,跳躍前進時雙手向前伸。


據南袁北紀【子不語】及【閱微草堂筆記】所記載,殭屍還有三個別名,分別為「移屍、走影、走屍」,


與中國殭屍相似存在的外國鬼怪,有吸血鬼、喪屍等。


傳說中、死屍因吸收月亮陰氣,死不瞑目,或因積攢怨氣、人為破壞或墓地風水屬性屍變而形成。


以爪為武器,被抓傷者會感染屍毒死亡,繼而變成另一隻殭屍;


於月圓之夜,陰氣增強的時候,力量亦會隨之而增強。


【湘西趕屍之說】


殭屍的傳說在湘西出現最頻繁,可能源於當地湘西趕屍的傳說;


湘西趕屍,又稱移靈,屬茅山術祝由科,發源於湘西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


在屍體未腐化前由術士趕回鄉安葬。


趕屍的術士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繫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


晝伏夜行,天光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上路。


現代學說較傾向把湘西趕屍解釋為:當地道路狹小,僅容一人步行,


為了要運送死者,前後兩趕屍者其實是以兩根長竹穿過一排屍體衣袖以肩抬屍體,


長竹的兩端再由壯漢像轎子一樣的扛起來,


但由於趕屍者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見趕屍者,以為有殭屍。


而由於竹有彈性,趕屍者抬著屍體行走時屍體會上下擺動,故有殭屍伸直雙手跳躍的形象出現,


晚上看起來就很像是一群人伸長雙手、直著膝蓋往前跳,趕屍的傳說也因此不脛而走。


這種說法也解釋了為什麼吃趕屍這行飯的人至少得170公分以上、身強要體壯,


因為這樣才能有足夠的高度與力氣,把死者一路翻山越嶺扛回家。


【殭屍成因】


【閱微草堂筆記】屍體變成殭屍(或稱屍變)的原因分成兩項:


(01) 新屍突變及葬久不腐:


這是較為科學的說法,葬屍地的土壤土質酸鹼度極不平衡,不適合有機物生長,因此不會滋生蟻蟲細菌,


屍體埋入即使過百年,肌肉毛髮也不會腐壞,


有些資料顯示屍體的毛髮,指甲會繼續生長,


實際上是因為死後人體的肌肉收縮,致使原本藏在肉中的毛髮和指甲部份顯露出來。


這種屍體稱作蔭屍,算是屍體和殭屍之間的過渡期形態,如果不趕快處理很快便會化為殭屍。


風水學中亦有此一說;此種情況在外國一部份地方的吸血鬼判斷方式相似。


坊間亦流傳道家有太陰煉形之法,屍體葬數百年,期滿便會復生。


(02) 新死的屍體被邪物/邪氣附身:


也就是屍體吸收了陽氣,借人生氣而屍變,


人死之際,魂一散而魄滯,根據袁枚【子不語】:


「人之魂善而魄惡,人之魂靈而魄愚」三魂七魄主宰人身,當魂離開人體,便會淪為惡鬼殭屍。


1950年代香港人仍有家中殮葬和停屍,人死後殯而不葬,所以當時社會屍變之說大行其道,如行雷閃電,


大肚貓跳過棺材,屍體便會出現異變 ( 稱為屍變 )。


【殭屍的種類與特性】


傳說殭屍會進食死後未腐的屍體,並吸食其血液,殭屍的毛髮常常作為特徵出現在袁枚的筆記中,


【子不語】第九卷的【掘塚奇報】提及了幾種死後未腐的屍體「紫殭、白殭、綠殭、毛殭之類」。


【秦中墓道】則又提到因毛色黑白,殭屍又可稱為黑凶或白凶。


【屍奔】一文甚至提到一隻自稱黃小二的生有五色毛的殭屍。


此外【骷髏三種】中也提到類似僵屍但僅存骨骸的三種作祟之屍體;


不化骨:人死後身體某些部位因為精神灌注而使其部位屍骨不化,


所謂精神灌注就比如扛米工人因為一直用肩膀出力,他死了之後可能其肩膀附近就都不會腐化,


而肩膀不化的部位就叫做不化骨,而不化骨若是之後得了日月精氣就會作祟。


伏屍:千年不朽的屍體,無法移動,可以說是完整全屍的不化骨,久了之後得日月精華就會逐漸化為游屍。


而【岣嶁神書】云:「老蛤能辟伏屍。」


遊屍:會隨著月氣因時節移動,居無定所,久了之後更會化為飛行夜叉。


【閱微草堂筆記】曾對殭屍的形貌作出描述:


「白毛遍體,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齒露唇外如利刃……接吻噓氣,血腥貫鼻……。」


殭屍也能成妖,變魃 ( 或稱旱魃,因傳說黃帝之女旱魃為殭屍始祖而得名 )


【神異經】載:「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兩目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


變魃殭屍能飛,殺龍吞雲,做成旱災,


所以人們每逢旱災出現,便會四出搜索殭屍,把它們燒成灰燼;


盜墓筆記中也出現過和旱魃幾乎是同一級別的雙頭煞,需藉助天雷將其殺死。


清代袁枚志怪小說集【子不語】以及【續子不語】有多篇短篇提及各地目擊殭屍的紀錄,


除了一般的殭屍作怪的紀錄外,也提到各種殭屍的變體,比如殭屍可能化成犼:


「常州蔣明府言:佛所騎之獅、象,人所知也;佛所騎之犼,人所不知,犼乃殭屍所變。」


殭屍屍變後,便會發出怪聲哀號,三躍三跳,化作獸形而去。


故或曰:「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犼有神通,口吐煙火,能與龍鬥,故佛騎以鎮壓之」。


當中也提到雲南礦工遇土壓不得出,或數十年,或百年,為土金氣所養,身體不壞,化成乾麂子,


或是提到直隸安州出現過擅長法術的飛殭。


部分玄幻恐怖小說中也曾多次提到殭屍,小說【大秦皇陵】中殭屍分為白,黑,跳,飛,魃,犼;


黑僵乃白僵進化後的形態:


「白僵繼續在養屍地溫養,並且餵食人血,數年後渾身脫去白毛,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幾寸長的黑毛,


就形成了黑毛殭屍,這時候這黑僵就簡直是刀槍不入了,


這種東西因為餵食了人血,最喜吃人心,碰到極難對付。」


【對付殭屍的方式】


在一些古藉和小說中,都有提及到能對付殭屍的器物:


(01) 鏡子或八卦:【本草綱目】有提:「鏡乃金水之精,內明外暗。」


(02) 桃枝、桃木劍:殭屍的身體刀槍不入,唯有桃木劍可以刺穿他們。


       【荊楚歲時記】:「桃者,五行之精,能厭服邪氣,制御百鬼。」


(03) 雞鳴:【子不語】:「鬼聞雞鳴即縮。」


(04) 棗核七枚:【子不語】:「棗核七枚,釘入屍脊背穴。」


(05) 墨斗線、硃砂


(06) 符咒


(07) 銅玲鐺、銅錢、銅錢劍、銅錢鏢


(08) 糯米、鹽米、米篩、赤豆


(09) 火燒為終極滅屍方法;【子不語】:「放火燒之,嘖嘖之聲,血湧骨鳴。」


(10) 黑狗血、雞血


(11) 孔明燈、風箏


(12) 毒藥


(13) 人偶


(14) 祖師爺附身


(15) 醋 ( 閩東一帶收屍骨傳說 )


(16) 陽光:殭屍和吸血鬼一樣,被陽光照久了會化成灰


(17) 黑驢蹄子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若瀏覽伊莉的時侯發生問題或不正常情況,請使用Internet Explorer(I.E)。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7-12-28 09:40 PM|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瀏覽伊莉時速度太慢或無法連接,可以使用其他分流瀏覽伊莉,www01.eyny.com(02,03)。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7-12-29 09:02 PM 編輯

㊙【魔神仔】㊙



【大要】


魔神仔是在台灣山村廣泛流傳的民間傳說中,誘導小孩帶到山上迷失的鬼或者精怪。


民俗及人類學研究者根據田野調查採訪,普遍認為其並不明確屬於民間信仰中鬼、神之分類,


通常被認為是台灣民間信仰中一種出沒於荒野、山林的精怪。


有時也被認為是兒童、婦女或登山者的枉死鬼魂,亦可能指稱其他過渡的複合信仰,


因此是否為魔神仔、應視事件描述的情形而定,


如靈異節目報導的事件紅衣小女孩即摻雜了多種民間信仰的猜想,


對魔神仔的民間傳說作出了變更及轉移。


【別名】


魔神仔,或稱無神仔、亡神、魅神、魍神、芒神、毛神仔、墓神仔;


其中芒神一名據說是因為其在山坡地的「芒草叢」中出沒而得名,


也有一說是得名自古代迎春祭祀句芒儀式的流變。


【概述】


根據傳聞描述,魔神仔是好奇或者調皮的精怪,會迷惑人類的心智或惡作劇,


戲弄別人,其戲弄對象通常是老年人或者兒童,


作法則是將人帶到山野川湖,使其迷路,無法回家,類似日本傳說中的神隱。


一般對魔神仔面貌的說法是「身材矮小,動作敏捷,作兒童狀」,


亦有地區傳聞的魔神仔是「高大而面色極白,擦有顏色鮮明的腮紅的女子。」


民間認知的魔神仔不像鬼魂害怕日光,可於光天化日之下行動,


常對人類惡作劇,將人類帶到荒山野嶺捉弄一番,


遭到魔神仔誘拐者大都會無恙尋獲,少數傷亡者,往往是病體虛弱者,


因魔神仔很少傷害人類,而是喜歡戲弄人類,


不過魔神仔不擅長照顧別人,而且害怕聲響,一有巨響就隱蔽不出。


在台灣各地,不論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都有成人或小孩被魔神仔抓走或誘拐而失蹤的傳說,


當有人被魔神仔拐走的消息出現,鄉民親友會請示地方神祇如山神、土地公、城隍爺、王爺等,


四處敲打鑼鼓、放鞭炮尋找,不久即尋得失蹤者;


生還的失蹤者被發現後常處在精神恍惚狀態,


事後宣稱曾吃了魔神仔給的佳餚(雞腿、飯食),但其實卻是滿嘴的昆蟲,


如蚱蜢、蟋蟀、螳螂等,或是牛糞、蚯蚓、樹枝與土石等穢物。


有些地方的魔神仔傳說,同時雜揉了厲鬼信仰,變得有攻擊性,


如說是被原住民出草獵首的無頭商人,或者墜落山谷而死的女人,


此輩往往在山中害人以捉交替,不過這並非臺灣民間信仰的主流。


【特徵描述】


關於魔神仔事件的事發經過雖然大同小異,但在外觀特徵上的描述往往因地域、信仰而有所分歧,


甚至在與鬼魂概念混雜之後已難以釐清其原始的形象,


又或者魔神仔的傳聞、其實是由多元文化中固有的類似形象的複合構成,並非單一固定的客體。


作家王家祥紀錄母親口述,同時也是最普遍的說法:


「魔神仔,躲在草叢中,專門在『摸』小孩,把愛玩不知回家的小孩『摸』得痴痴傻傻,


   隨著魔神仔走去墓地,就被丟在那裏,半夜才醒過來,見四周都是墳墓嚇得半死,


   小孩子都不懂事,魔神仔外型看來矮矮黑黑,全身都是毛!」


日本民俗研究者池田敏雄紀錄之モオシンナア:


在民間信仰中,魔神仔是戴著紅帽子之幼兒的亡魂,會使小孩陷入失神狀態。


另有坊間資料載述:


魔神仔約三尺高,四肢雖然健全,但五官模糊難辨、膚色為藏綠色,喜戴紅色小帽。


風水專家林正義曾於電視節目中講述自己童年時期在宜蘭山區見到魔神仔之經驗,


稱其身材矮小,眼睛大而通紅,狀似猿猴卻毛髮稀疏,能發出尖銳的叫聲。


又有一說魔神仔常以「中年婦女」的樣貌示人,通常是鬆弛的大臉塗上厚厚的白粉,


身上時常穿著大紅大花的不協調服飾坐在山區的路邊。


【出沒地點】


魔神仔的傳聞遍布台灣各地:從高低海拔的山區,如奇萊山、柴山、美崙山、陽明山都有魔神仔的傳說,


偏遠的深林荒野,甚至靠近早期開發聚落區域的郊區也都有類似的傳聞事件發生。


在臺灣閩南人的基隆北海岸與桃竹苗三縣的客家人聚居的客家莊山坡地,


也傳有魔神仔誘拐兒童,甚至牽走成人的紀錄。


學者便曾以平溪及苗栗鄉鎮作為田野調查的典型地域,魔神仔任何時間皆可出沒,不似鬼魂。


註:民間信仰中、鬼魂多為日落之後才出現。


【文化視野】


臺灣各原住民族普遍流傳的矮人傳說,如賽夏族的矮靈信仰,


花蓮丹社群布農族的sazusu傳說、古有矮人撒都索(sazusu),


居住在達給里社(takilitu)地帶,身材只有二尺,非常善於攀爬大樹,靈巧宛如山猿一般,


他們一旦潛匿樹草叢林中,就不容易找到他們的蹤跡,


常常從密葉中,揮刀殺出,本族祖先被之傷亡者慘重。


各族泛靈信仰中的惡靈:如凱達格蘭族神話傳說中的妖怪sansiyao、南澳地區泰雅族的rutux傳說。


日本傳說中的神隱、化狸、河童、山人(やまビと,山男・山女・山姥・山童等住在山裡的人形妖怪總稱)等。


歐洲的傳說中,則稱之為「地精」。


中國漢代神異經提及所謂「山臊」,是惡鬼之類;


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尺餘,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怕爆竹聲,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名曰山臊。


晉代的【搜神記】紀錄有許多山精物怪的傳聞:木石之怪,夔,『魍魎』;水中之怪,龍,『罔象』。


夏鼎志曰:「『罔象』如三歲兒,赤目,黑色,大耳,長臂,赤爪,索縛,則可得食。


清代【聊齋志異】卷一第七篇,「山魈」提及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閃,遶室四顧,張巨口如盆,


齒疏疏長三寸許,舌動喉鳴,呵喇之聲,響連四壁。


【台灣的魔神仔傳說】


以下為台灣魔神仔傳說的考察論文~附錄二:各報「離奇」迷途、失蹤事件相關報導一覽表,


當中作者收錄1899年至2010年間有正式報紙刊登記錄計47起事件的整理。


(01) 1985年1月26日


苗栗縣南莊鄉鵝公髻山出現奇怪的不明動物,全身黑毛遮體,頭髮很長,兩腳直立行走,


約有十三、四歲的山地小孩一般高大,會爬樹,並抓走賽夏族錢姓人家的兩隻土雞生吃,


頭份警察分局派山青隊入山搜查未發現。


(02) 2003年4月


68歲婦人三月底與家人至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柯子林山區公墓掃墓,在下車後兩分鐘失蹤,


家屬求神擲茭,得到被「毛神仔」帶走的「訊息」;


失蹤九日後在距離失蹤現場三公里山區處發現遺體。


當地民眾指稱該山區被稱為「毛神仔山」,曾多次有人被「毛神仔」帶到山上的紀錄。


某廖性前立法委員表示汐止山區的確很多「魔神」,個子很小,


常在山區小路向老人和小孩招手,如果應聲,就會被拐走,陪魔神玩幾天才放人,


他小時還親眼見過一次,還好母親正巧呼喚,才未被拐走。


(03) 2008年7月


屏東縣恆春鎮83歲婦人在卡玫基颱風後,到恆春社頂公園採菇卻失蹤,


五天後被墾丁國家公園巡山員在梅花鹿復育區發現,


該婦自稱遭遇到一高大紅髮大臉的女性「魔神仔」向她討取衣物,並教其食用野生月桃葉心果腹,


對峙五天後老婦脫下內著給對方,「魔神仔」才離開,不久便被搜救人員尋獲。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林性教授在著作中記述到:高大女性及氣候等相關特徵推測此事件為旱魃所為,


然台灣民間並沒有太多旱魃相關的信仰風俗,此一說法頗顯突兀。


有民眾則依紅髮高大特徵,認為與當地萬應公祠所祭祀之荷蘭八寶公主有關,廟方人員則否認此說法。


(04) 2010年7月


隨進香團到墾丁旅遊的70歲老先生,與團員在社頂公園遊覽時不慎與團員走散迷失。


(05) 2011年6月


臺南市左鎮區一名84歲老婦人沒水沒食物受困山區兩天,後自行走出山區為人所發現,


脫困後她表示「山上有人請我吃飯,且很多人陪伴相當熱鬧,還有人帶我回家睡覺。」


老婦人全身乾淨無受傷,根本不像在山中走失兩天;但醫生認為可能是年紀大且未進食而引起的幻覺。


(06) 2012年2月


花蓮縣富里鄉47歲黃姓婦人12日進入山區巡察箭筍生長情形失蹤多日,


搜救人員連日找尋未果,當地耆老說是被「魔神仔」帶走,


數十年以前這一代山區也曾發生過這類事件,建議放鞭炮驅魔,


18日晚間在山區以豬肉祭山神、放鞭炮後,黃婦19日下午就被尋獲;


黃婦獲救後對多日迷失印象模糊,只記得進入山區後就暈頭轉向毫無記憶,


是聽到有人燃放鞭炮,回過神來才驚覺自己身在山區,


次日聽到有搜救人員呼叫,循聲往救難隊伍靠近才獲救。


(07) 2013年7月


78歲隨團日籍觀光客「鈴木節兵衛」7月2日上午在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園區脫隊失蹤,


直至7月6日下午在十五公里外濱海公路旁被禮樂煉銅廠警衛發現,身上有許多被芒草割傷的痕跡,


生命跡象穩定,但卻說不清這四天如何度過。


附近居民議論紛紛,指老先生走失那麼多天,搞不好是被「魔神仔」帶走。


(08) 2014年6月


新竹縣一名80歲婦人彭吳允水,於6月28號跟隨旅行團至花蓮縣鳳林鎮林田山遊玩,離奇失蹤,


警消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彭婦如廁過後、原本行動不便的腳彷彿痊癒一般,


健步如飛轉往山區產業道路、就此失蹤,五天後在離失蹤第三公里處尋獲,


婦人說她被一位身穿紅衣的女子帶走,夜晚還有一對老夫妻會陪他聊天,村民認為該夫妻是土地神的化身。


(09) 2014年7月


台東縣池上鄉一名68歲老翁林金木走失,


直到4天後的上午九點多,才在離家3公里遠的卑南溪床上找到,


不過老翁的妻子透露,這名老翁雖然輕微失智,但不停告訴家人是有一位女子領路,他才會跟過去。


(10) 2015年5月


基隆市信義區一名75歲的老婦人,19號下午在自家後山深澳坑路採筍子,遲遲未歸,


家屬尋人未果後趕緊報警搜山,並四處在山中跪求山神保護婦人,


經過警消徹夜搜山,終於在上午順利找回老婦人,


沒想到老婦人卻跟家屬說,他是跟著一位年輕人走,後來年輕人不知去向,回過神後已迷路。


(11) 2015年5月


台中市太平區一名73歲吳老婦人,深夜身穿粉紅色睡衣,在離家2公里的加油站求助,


事後她告訴警員說:


「我的房間裡突然出現2個4、5歲的小朋友,說要帶我出去玩,拉著我一直跑,我就跟他們走了。」


(12) 2015年8月


高雄燕巢區78歲阿嬤柯蘇葉,18日上午出門到田裡工作,卻不知何故失蹤,


搜救人員最後在田寮新興里龍鞍宮附近墓園尋獲阿嬤。


阿嬤被尋獲時,人躺在地上,身體虛弱,但意識清楚,


柯蘇葉告訴搜救人員,她已在該處停留2天,且「有人」提供三餐。


但從燕巢尖山里果園,到尋獲地田寮新興里龍鞍宮附近的墓園約8公里遠,


當地山路崎嶇不平,且須翻山越嶺,平日人煙罕至。


(13) 2016年3月


高雄80歲黃姓阿嬤到旗山醫院就診,未如往常搭車徒步返家,結果半途迷路,


回過神來發現人在山上的墓園裡,天色已晚,阿嬤又餓又怕,躲了一夜才被民眾發現,報警帶她下山。


阿嬤驚魂未定、激動地向警方表示「是被魔神仔牽走」,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要用走的回家,也不解半途為何走進墓園。


(14) 2016年6月


劉姓老婦29日晚間採竹筍時,不慎摔落邊坡後迷路,


她沿著鐵軌往竹東方向走,遇到一名好心的人收留她過夜,


天亮後便告別好心人,之後又繼續沿著鐵軌走,走不到多久就遇到兒子和消防隊員,


值勤的二重分隊表示,劉婦不但身體健壯,也沒有出現虛弱、脫水等症狀,


但這附近並沒有任何住家和人跡,不知老婦人遇到何人相助。


【現代都市傳說】


玉山小飛俠


相傳玉山南峰會出現三個頭戴斗笠,且穿黃色小飛俠雨衣的男子,將登山客引誘至懸崖。


民俗學研究者認為此類記述有冤魂捉交替的意味,與民間傳統的魔神仔形象有所差距。


紅衣小女孩


1998年3月某家庭至臺中市北屯區大坑風景區風動石登山步道出遊拍攝到的片段:


片中拍到隊伍後方跟隨一名身穿紅衣,表情陰沉,姿勢古怪的小女孩(據稱當時隊伍中並無此人),


其後一年檢視影片發現怪異處,才寄至電視台在節目上播出。


2009年有當年節目剪接師在網路上爆料、指出八大電視台並未播出全部片段引發討論,


後來有新聞媒體採訪到一名在新北市新店區販賣米粉湯的腦性麻痺女子,


號稱踢爆「紅衣小女孩」的真面目,但實際又是一樁話題炒作,其真相至今仍無解。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1-12 02:44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1-12 02:47 PM 編輯

㊙【七爺八爺】㊙



黑白無常,又稱范謝將軍,閩南與南洋尊稱為大二老爺、大爺二爺、大二爺伯與大二阿伯,


臺灣尊稱為七爺八爺,四川稱吳二爺,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對神祇,也是有名的「鬼差」。


此二尊神手執腳鐐手銬,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


也常為閻羅王、城隍、東嶽大帝、王爺、臺灣部分區域的大眾爺 ( 大將爺 ) 等具有司法神職能之神祇的部將。


【名諱】


根據傳說,白無常名為謝必安,身材高瘦,面白,臺灣人尊之曰竹爺或七爺;


黑無常名為范無救 ( 或「無赦」,少數人寫作「無咎」 ),體態短胖,面黑,尊之曰矮爺或八爺。


此二尊神的名諱據說有其信仰意義:


「謝必安」為「謝」罪悔過 ( 或酬「謝」神明 ) 則「必」能得到平「安」,


「范無救」為「犯」罪之人必然「無救」( 若作「范無咎」則為「犯」罪悔改事不「咎」)


【起源】


最普遍的說法為兩將軍原本是衙門差人,


有一次因押解要犯在途中脫逃,二人商議分頭尋找,並約定在橋下會合。


不料到了約定時辰,謝必安因大雨耽擱,無法趕到橋下會合;


范無救在橋下苦等,見河水暴漲,不敢離去而失信,最後溺斃橋下 ( 因此范神像臉色為黑色 );


後來謝趕到,見范殉難,痛不欲生,於是上吊自盡 ( 因此謝神像舌長 )。


二人仙逝,玉皇大帝感念其信義,乃冊封二人為冥界大神。


兩人職業另有他說,有謂謝范兩人為出軍門借兵求援的兩名軍官,或說兩位相鄰並耕的農夫等,


但是故事結構大同小異,皆為兩人相約,范遇溺幻龍物化,謝殉之而自縊歸天。


【形象】


以神尊型態如下:


謝將軍:臉為白色並穿白色長袍,穿戴長筒官帽,上有「一見發財」或「一見生財」、「一見大吉」字句,


外手 ( 左手 ) 執羽扇,內手 ( 右手 ) 執魚枷 ( 嘉義派多屬此類 ) 或火籤 ( 臺南白龍庵派別多屬此類 )。


范將軍:臉為黑色並穿黑色長袍,穿戴方形官帽上有「天下太平」字句,


外手 ( 右手 ) 執羽扇,內手 ( 左手 ) 執方牌加鎖鏈,


方牌上通常繪有虎頭,並書寫「善惡分明」或「獎善罰惡」四字。


如果已隨神明出遊的大神將 ( 俗稱大仙翁仔 ) 就有所不同,衣服不一定是黑與白,


但七爺八爺手持的物品均為羽扇、絲巾為主,在帽子上又分為將軍形似的帽子及捕快帽 ( 較古老 );


以台北為例,只有永安社一對及雙連社三對,均使用捕快帽來當作七爺八爺的官帽,


其餘均使用將軍帽 ( 帽花較多 );


而當有暗訪情況時,七爺右手拿火籤,左手拿羽扇,背後背一根雨傘,而八爺手拿執方牌與加鎖鍊。


另外,如台北靈安社謝將軍神將則是於暗訪時左手拿釘棍,別具特色,


臺灣新竹城隍廟七爺八爺神像,據說是依照范謝將軍生前的尊容所雕刻出來的:大爺面白高瘦,二爺面黑矮胖。


【爭議】


與傳統說法不同,亦有一派認為「黑白無常」與「七爺八爺」不同,


「七爺八爺」是福建一帶流傳的鬼卒形象,不同於中國其他地區流傳的「黑白無常」。


【來由】


其論述主要為:


除了福建之外,中國各地流傳的黑白無常,


為接引一般新死之鬼魂(無關善惡)入於陰間,如同報戶口的行政人員;


而閩南人七爺八爺則除了引領新死的鬼魂之外,更重要的是為緝拿惡鬼的神明,如同依法捉罪犯的執法人員。


黑白無常是源於印度神話、佛家所言的無常鬼,傳說為接引人死後之鬼魂入於陰曹,為鬼差之一,


無常為勾魂使者之統稱,一黑一白象徵一日一夜,也象徵一陽一陰,


無常原是佛教用語,為變化之意,因此表示非永恆存在的,


所謂「諸行無常」,在【地藏經】將其具象化云「無常大鬼,不期而至」,


告誡生命隨時都在變化,無法永恆不變。


民間信仰轉化為勾魂使者,負責接引往生者的魂魄進入地府,


七爺八爺則是民間信仰,傳說他們因生前重諾守信而受玉帝封為神明,成為閻君、城隍爺的部將,


職責主要在捉拿惡鬼,同時具有賞善罰惡的教育意義。


七爺八爺身材一高一矮,而黑白無常是兩個高大的鬼卒,手上的法器也大不相同。


黑白無常多半持有燈籠、哭喪棒,七爺手持羽扇、令牌或鐵鏈,八爺手握羽扇、善惡分明牌、刑具或鐵鏈等。


【比較】


身材:黑白無常身材相仿;七爺八爺為一高一矮。


衣色:黑無常全身黑裝、白無常全身白裝;七爺八爺可接受多元衣色,有藍有綠、有粉有紅。


表情:黑白無常俱伸長舌;七爺有伸長舌,但八爺則無。


持物:二者俱持刑具,然黑白無常特別有燈籠、哭喪棒,而七爺、八爺特別有羽扇。


位份:黑白無常為勾魂使者;七爺八爺為受玉帝冊封之神。


名諱:七爺八爺傳說有名有姓,如謝必安、范無救之組;黑白無常則無流傳姓氏,逕稱黑無常、白無常。


隸屬:黑白無常為陰間勾拿使者;七爺八爺為城隍爺之部將。


職能:黑白無常主要為接引亡者;七爺八爺主要為捉拿惡鬼。


神將:七爺八爺為捉鬼驅邪,故製有神將隨同神明遶境;黑白無常為接引亡者,較少見於神明遶境。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如果發覺自己無法使用一些功能或出現問題,請按重新整理一次,並待所有網頁內容完全載入後5秒才進行操作。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1-25 04:59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1-26 09:17 PM 編輯

㊙【土地公】㊙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福德老爺、土地公伯、福德公伯、土地神、地主爺、土地爺、社神、社公等,


琉球稱為土帝君。


土地神乃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


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


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


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臺灣民間信仰之中,玄壇真君與福德正神 ( 土地公 ),是公司、商社的財神與守護神祇,


習俗滲透至今,定正月初五玄壇真君巡遊人間之日為開工日;


十二月十六尾牙日,即土地神年終的牙祭日,商家或機關在此日宴請員工。


【土地神的起源】


「土」在上古時代與「天」被古人視作為神,


象形文字描繪出古人所需要表達的事物,「土」字的由來或源自於古人膜拜的圖騰柱。


經過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演變,古人在「土」字邊加上了「礻」字旁,


以「社」代表古人膜拜的神,後演變而成社神。


中國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


【孝經】:「社者土地之王,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


【春秋公羊解詁】云:「社神者,土地之主也」;【通俗篇】則載:「今凡社神,俱呼土地。」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云:「社稷之神為上公。」杜預解釋之曰:「用幣於社,謂請教於上公。」


【後漢書.方術傳】亦有社公之名,後世遂稱之為土地公。


【春秋左氏傳】載,炎帝十一世孫句龍,因為平定九州有功,官居后土之職,並封為上公,


他死後祀之為「社」,而成為土地公,所謂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來是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


說文解字:「社,地主爺」,顧名思義,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稷就是對大地的祭祀,又有后土之說;


【禮記】:「后土,社神也」;【史記·封禪書】:「湯以伐夏,祭告后土」,後漸由自然崇拜轉化為人格神;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此似為社神人格化之始。


祭拜土地神的日子稱為社日,分春社和秋社。


在一般民間的信仰中,神明多半會有明確的出身,


但民間流傳的土地神的說法很多,眾說紛紜,多至不勝枚舉,此舉兩例;


一說為: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 ( 公元前1134年 ) 二月二日,


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亦是周成王24年 ( 公元前1098年 ) 榮任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


至周穆王三年 ( 公元前1032年 ) 辭世,享年一百零二歲。


因在古時,人類喜留美髯,壽終3天容貌不變,宛如活人之相,眾人前往瞻仰,人皆稱奇。


福德逝世之後,改由魏超接任統稅官,其人奸惡無常,愛財如命,因有權勢在身,橫行霸道,


想起張福德生前為官廉正,百姓感其恩德,念念不忘,


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


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另一說為:周朝時,一位上大夫的家僕張福德 ( 或張明德 ),主人赴遠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


張明德帶女尋父,途遇風雪,脫衣護主,因而凍死途中。


臨終時,空中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上大夫念其忠誠,建廟奉祀,


周武王感動之餘說:「似此之心可謂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民間信仰中,土地神是各地不同的,也是有任期限制的,甚至有德之人死後,可被上帝封為土地神。


如蒲松齡【聊齋誌異】書中,就有一位溺死於河中的「王六郎」鬼魂,


頗有慈愛之心,不忍以一位抱著嬰兒的婦女為替身,被玉皇上帝任命為山東招遠鄔鎮的土地神。


【土地神的神格與職能】


一般來說土地神是基層的神明,專家學者認為土地公為地方行政神,保護鄉里安寧平靜,


也有學者認為其屬於城隍之下,掌管鄉里死者的戶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若縣長為土地公加冠晉爵,代表加冕授階,戴上官帽後的福德正神,晉升到相當於(縣)城隍爺的位階。


故漢族許多地區的習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於每個人的籍貫;


人去世之後,道士做超度儀式 ( 即做道場 ) 時,都會去其所屬土地廟作祭祀活動,


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屬,到土地神廟,稟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資料,以求土地神為死者引路。


閩南人則認為,土地神可以保佑農業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經商順利,旅客旅途平安,


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魔的侵擾。


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的神明,一般說法,土地神為地方之守護神祇,為鄉里之神,也有財神的性質。


臺灣民間信仰之中,玄壇真君與福德正神 ( 土地公 ) 是公司、商社的財神與守護神祇,


習俗滲透至今,定正月初五開工日 ( 即玄壇真君巡遊人間之日 ),十二月十六尾牙日(即土地神年終牙祭日)。


【土地神的造像】


在廣東、香港、澳門、閩南、潮汕、臺灣、琉球等地區,


有的土地神旁伴有土地神的夫人,稱為土地婆、伯婆、伯姆等。


而土地神的造像有塚(塚土型伯公見於六堆),石,樹,祠,偶等類型,


一般都是以長者形象出現,但服飾則有所不同,


市區、鬧區的土地神像多為富人樣貌,甚至手持玉如意、金元寶、銀錠,


田野地區的土地神像一般多持柺杖,


山區的土地神像,則有騎馬、騎虎甚至騎龍、麒麟的,


有些地區會將土地神像以文官樣貌呈現,以崇高其神格。


土地神也兼具財神的神格,持有物品主要是,左手拿金元寶或銀錠、右手拿拐杖或如意為主,


官帽則是丞相帽或員外帽為主,有少數地區則是狀元帽,


例如彰化縣花壇鄉白沙坑文徳宮有戴狀元帽的土地公,據說是紀念當地的名士曾維楨。


台灣傳說「土地神轄山中虎」,而土地神坐騎也常被認為是虎,也有傳說虎神能守護廟境,


故許多廟宇會在土地神的供桌下供奉一座虎的雕像,謂之「虎爺」、「虎將軍」。


【土地廟】


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 ( 廟宇 ),


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布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布。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


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


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小廟,甚至有工廠開模具,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


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祭祀】


於土地公生日(土地誕:春社:農曆二月初二,或得道日: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日)可在前一晚上行還願祭典,


當日則準備牲禮、水果、祭品到土地廟壇祭拜。


祭品可準備「上好的白酒 ( 如:高粱 )、煮熟的花生、軟花生糖、麻糬、香蕉」等,


若遇有供奉土地婆者,可加備「紅龜」或是「發糕」,


切記不能祭拜硬的水果或食物,如「芭樂」;


在北臺灣,一定要燒一種紙錢「福金」,據說是土地公行事專用的紙錢,


相對於天庭用的壽金,福金是零錢性質,


但因是土地公所用,故反而比面積更大的「刈金」地位稍高


(「刈金」為神靈的兵卒;或者去世三年以上的死者所用),福金如今已成為眾神所用的零錢。


農家會把一疊福金綁在竹竿上,設於田間,當作土地公的神位祭拜,俗稱「土地公拐」,


南臺灣不流行「福金」,僅以「壽金」燒給土地公,早年多燒「小花壽」(面積較小的「壽金」),


故有少部分當地人稱「小花壽」為「土地公金」,


由於南北交流,今日許多南部的金紙業者,在壽金上印刷「福金」或「福德正神寶用」等字樣,


視為福金,亦稱「土地公金」。


近日有一種新式現代紙錢,上繪有土地公肖像,亦稱「土地公金」。


【諸羅縣志‧卷之八】:「二月二日,街衢社裡斂錢演戲,賽當境土神;蓋仿古『春祈』之意。」


【諸羅縣志‧卷之八】:「中秋祀當境土神,與二月二日同,仿『秋報』也。


四境歌吹相聞,謂之『社戲』。會飲賞月,製大餅以象之;


士子硃書『元』字,用骰子擲四紅奪餅,預取『秋闈奪魁』之兆。」


故所謂春祈秋報即與上述兩日相同,現今之祭儀應為舊有社祭習俗之變。


作牙:「作牙」習俗上舊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祭拜「本地財神」( 通常當地財神即為土地公 ),


「作牙」,又稱「牙祭」、「作禡」。有些地方是朔望 ( 初一、十五 ) 祭拜土地公。


掃墓:民間認為土地神乃墓園之守護,故掃墓前需先祭拜土地神,答謝其看守墳墓之辛勞。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分享使你變得更實在,可以使其他人感到快樂,分享是我們的動力。今天就來分享你的資訊、圖片或檔案吧。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2-4 05:25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2-4 05:34 PM 編輯

㊙【財神爺】㊙


財神是東亞地區信奉的掌管金錢與財富的神明,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行業,都會信奉不同的財神。


現代的人們常讚美手握大筆金錢的人為「財神爺」,


包括構思財政預算案的財務主管、計算薪金的會計、及慷慨解囊的富翁。


【民間崇奉的財神與異說】


不同的地方、行業供奉的財神均不一定。通常分為「文財神」與「武財神」兩類,


公務員、文職人員、內勤工作者信奉的多是文財神;


軍、警、貿易、仲介、業務工作者,通常信仰武財神。


守財真君、增福真君等文官造像者為文財神,玄壇真君、關聖帝君戎裝威武者為武財神。


【名冊】


五路財神:陝西終南山的玄壇真君趙公明(武財神),與四名掌管財富的神靈:


招寶天尊、納珍天尊、利市仙官、招財使者等主掌招財納福屬神之合稱,這也是最廣泛的說法。


守財真君:【封神演義】中比干為商朝忠臣,被紂王剖心而死,


武王伐紂後,姜太公封比干為文曲星君,道教尊其為守財真君,


民間認為其無心而不偏私,故尊為「財神」,又因為比干是一位文臣,所以也被稱為文財神。


增福真君:北魏孝文帝時的官員李詭祖愛民如子,常以俸祿布施貧民,民以為德。歿後被奉為財神。


關聖帝君:傳說關聖帝君(關羽)從軍之前,擅長簿記方法,能保護商業利益。


這在台灣、港澳、南洋地區較為普遍。


又因為關羽有武聖之稱,所以也被稱為「武財神」


天官大帝:道教中,三官大帝分司降福、赦罪、消災,其中天官專能降福,華人有「天官賜福」之說。


土地神:大部分台灣人認為,土地神可以為人民帶來財富。香港也有供奉土地財神的習俗。


布袋和尚:傳說彌勒佛化身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笑容與布袋,也常被認為象徵歡喜、招財,而視同財神。


福祿壽三仙:又稱三星,中國著名的三位神明:福星、祿星、壽星,代表吉利。


白圭:戰國的知名富商,非常精通貿易之法,號稱「商祖」,對水利也有研究。


端木賜:就是孔子弟子孔門十哲的「子貢」,善於言語,以經商聞名,富至千金。


范蠡:為越國政治家,後來棄官經商致富,號稱「陶朱公」。


吳王濞:漢朝藩王,以鑄錢煮鹽為天下鉅富,因兒子被漢景帝誤殺,而發動七國之亂,最後陣亡。


韓信:傳說漢朝淮陰侯韓信發明許多賭博用具,供士兵玩樂。有些賭徒會供奉之,稱其「偏財神」。


和合二聖:又稱「和合二仙」。寒山、拾得兩人為唐太宗時期的高僧,相傳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化身,


兩人情感融洽,象徵和睦與「和氣生財」。很多年畫以此為主題。


鍾離權祖師、呂純陽祖師:又稱「鍾呂二仙」。


有一些金礦工人或商人,因相傳鍾離權真人、呂純陽真人師徒二人能「點石成金」(將石頭變為黃金),


故奉二仙為保護神、財神。


劉海蟾:民間稱之為劉海,五代十國時期燕王劉守光的宰相。


後棄官修道(相傳為鍾離權點化,呂純陽授法),道號海蟾子,為道教全真道海蟾派祖師。


民間相傳「劉海戲金蟾,一步一吐錢」,金蟾蜍被視為能賜財的神獸、代表金錢源源而來的象徵,


而掌管金蟾的劉海(劉海蟾)為財神的象徵。元世祖忽必烈封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帝君。


沈萬三:民間傳說明朝商人沈萬三致富的原因是因為「聚寶盆」,


說沈氏獲得了一隻聚寶盆,不管將什麼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複製成數倍,故沈因而富甲天下。


何五路:民間傳說元朝時有一名義士「何五路」,為了抵禦匪寇而死,死後託夢助人得財,故被奉為財神。


由於其生前沒有功名,死後沒有封爵,故民眾將其奉祀於路邊草庵,稱之「五路神君」,


有時稱其為「五路財神」,與玄壇真君等五神混同。


【封神演義】一書的說法


依著名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所載,名叫趙公明,也稱趙公元帥。


趙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武王克殷時,因效忠商朝而陣亡,


死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簡稱「玄壇真君」,被民間認為有帶來財富的能力。


「玄壇真君」統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掌管財富的神祇,合稱「五路財神」。


傳說舊曆正月初五,是玄壇真君下凡視察人間之日,故商家常在此日開始營業,


舊曆三月十五日為真君生日,七月二十二日財神節則為真君得道日。


在台灣民間信仰,玄壇真君被尊稱為「玄壇爺」(白字俗寫寒單爺或寒丹爺),相傳「寒單爺」懼冷。


每年正月台灣有些廟宇就會舉辦「炸寒單」的活動:請人赤裸半身,手持樹枝,扮演寒單爺的模樣。


而信眾即以鞭炮向他丟擲,以讓「寒單爺」感到溫暖一些,並祈求寒單爺的保佑。


中國大陸民眾相傳玄壇真君為回回人,不食豬肉。故以燒酒、牛肉祭祀,稱作「齋玄壇」。


另外,【封神演義】中,效忠商朝,卻慘遭妲己奸謀所害而剖心的比干,


亡故後被民眾尊為守財真君,且有「此聖無心,故不偏心」的說法。


【佛教中的財神】


佛教對財神護法的需求


佛教要求信徒去除貪慾,甚至鼓勵拋棄所有世俗財富過著簡樸的出家生活。


從教義上來看,佛教教導人們離苦得樂,


財富或許能解決人們一些物質上的苦,但只有智慧才能引導人們真正脫離各種痛苦。


因此教義上,智慧被視為最高的財富。


如【瑜伽師地論】以信佛、持戒、慚、愧、聞法、布施、慧為七聖財,四種資具為非聖財。


然而,佛教雖然教導人們過簡樸和清淨的生活,但在修行的過程中需要社會力量的認同與支持,


因此權貴者與富人的護持是非常重要的。


釋迦牟尼剛成道的時候因為得到舍衛城給孤獨長者供養的祇園精舍,才得以建立僧院,


後來佛教能傳播到印度和世界各地,也受到各國國王或大施主的支持。


同樣的,佛弟子不管是出家僧團或個人修行,也都需要金錢的護持。


如閉關、讀佛學院、翻譯經典、建立修行道場等等。


所需的金錢,除了在家眾部份自己經營所得外,更多的是要靠他人的支持,


尤其是出家僧團更是全部依於施主的護持。


因此,佛教(特別是密教)中,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種類的財神護法,


甚至很多本尊也都具有增益財富的功德。


【佛教常見的財神】


藥師如來:【藥師經】中載藥師如來所發十二大願中,第三願為: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眾生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十二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食,蚊蟲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


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


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故修持藥師法門有滿足用物、衣具不缺,資具豐足之功德。


多寶如來:【妙法蓮華經】中增益法的本尊,能使眾生具足一切世間、出世間的財富。


金剛海音如來、持世菩薩:出自【雨寶陀羅尼經】,修持此如來之「雨寶陀羅尼」能得財寶穀物。


如意輪觀音:【如意輪陀羅尼經】云: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是祕密如意輪陀羅尼。復有二法:一在世間,二出世間。


言世間者。所謂誦念課法勝願成就。攝化有情富貴資財」、「世尊此如意輪陀羅尼明。無量功德踰海無極。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能依斯法不生疑惑。書寫讀誦常受持者。


心有憶持一切事業。皆盡如意得大威德。時諸四部信男信女皆悉愛敬。持明仙王與諸仙眾冥密守護。


加祐福事自然成辦。得大尊貴恭敬供養。一切財寶真珠摩尼。金銀琉璃珂貝璧玉。衣服樂具而皆豐足。」


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經】云:


「是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若有眾生貧窮困苦欲求大富。…欲願多財得已能用。」


【護法】


以財神護法來說,比較重要且常見的有如下數尊:


財寶天王:即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聞天王,又稱為毘沙門天。


漢傳佛教的多聞天王是戰神形像,被唐朝軍隊奉為戰神獨立供奉。


藏傳佛教的多聞天王則具有戰神和財神兩種屬性,有多種形像,


一般常見的是身黃色,坐在白色獅子上,身穿戰袍,右手持幢旛,左手持吐寶鼠。


他有八位隨從,都是騎馬、身穿戰袍、手持吐寶鼠,稱為八路財神。


五姓財神:黃、白、黑、紅、綠五種顏色的五尊財神,形像類似,


都是身形矮胖,頭戴寶冠,身披瓔珞,左手持吐寶鼠,所以常被一起合稱。


一般稱為瞻巴拉,漢譯為布祿金剛,


五尊分別以顏色稱呼為黃財神、白財神、黑財神、紅財神、綠財神。


其中尤其以黃財神流傳最久也最廣為人知。


象頭財神:又名象鼻天、部眾主,原為印度的智慧神,後來被視為財神。


此尊慈悲心特重,凡來求者,皆滿其願。


白色六臂大黑天:為薩迦派和香巴噶舉所特別崇奉。


財續母:最主要的女性財神,別名很多,如寶源度母、持世天女等,與漢傳佛教持世菩薩實為同一尊。


【佛教財神法的意義】


一般人常以為供供財神、唸唸財神咒,就可以獲得財富,這是極其錯誤的觀念。


佛教的財神,都是諸佛菩薩以大菩提心廣度眾生,而化現為護法形像。


所以要想依靠財神護法而獲得財富,必須和財神護法相應;


而要想和財神護法相應,就必須先發菩提心。


也就是說,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求,


不管你供了多少供品、唸了多少財神咒、乃至修了多久的財神法,都沒有用,


因為與諸佛菩薩、財神護法的心不相應。


唯有捨棄自己的貪心,普為眾生求財,為利益眾生而求財,為護持三寶、廣行佛事而求財,


且如實去做利生佛事,才能和財神護法相應,而獲得財神護法的護持。


修行者真發菩提心而修財神法,則飲食衣服等資生之具不虞闕乏,


但如果想靠財神法來積累錢財,那是不可能的。


又有人認為如果過去世沒有種下福報的因,修財神法也不能成就。這是對佛法沒有根本的認知。


佛教是因果論,不是宿命論。


如果認為今生的一切都必須依靠過去世所做的業而決定,那是宿命論,不是因果論。


即使過去世沒有種植任何福報的因,但今生你發了菩提心來修財神法,


這個菩提心比供養諸佛的功德都大,難道不是福德的因嗎?


現在種下福德的因,加上財神護法的護持,難道不能結成現前衣食受用的這一點小小的果嗎?


如果不發菩提心,單靠供供財神、唸唸財神咒而想發財,那才是不合因果。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成為伊莉的版主,你將獲得更高級和無限的權限。把你感興趣的版面一步步地發展和豐盛,那種滿足感等著你來嚐嚐喔。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2-23 08:54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2-24 04:42 PM 編輯

㊙【玉皇上帝】㊙


玉皇上帝,全名稱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簡稱玉皇、玉帝,俗稱玉皇大帝、天公,


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實際領導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


【由來】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玉皇上帝俗稱「天」、「天公」、「上天」、「蒼天」、「老天」、「老天爺」等。


【玉皇經】講述玉皇遠古時期「捨身堵北缺,代存萬眾生」的故事。


玉皇上帝是神界皇帝、天庭之元首;在道教神系中是天界地位最高的神之一,


地位僅次於三清,為三清所化生出之先天尊神,而在太極界統轄宇宙眾神,六御之一。


玉皇上帝最早被認為居住在北極星,為北極星人格化形成的神明,又稱天皇大帝、太一。


【名稱】


「玉皇」這個名稱比太上老君出現要晚一些,最早出現應該在東漢以後。


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捨棄王位,在普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


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為「諸天之主」,「萬天之尊」。


玉皇上帝又稱昊天上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有人說中華文化中的「上帝」,即指天上的玉皇上帝、昊天上帝,而一般不指「五方上帝」,


但無法證明東漢的玉皇上帝就是孔孟的上帝。


【身世】


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記載,玉皇上帝的父親是淨德國王,母親是寶月光。玉皇的出身和來歷如下:


很久以前,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淨德王和寶月光王后老年無子,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


後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予王后,夢醒後而有孕。


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於王宮。


太子長大後繼承位,不久捨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 ,


經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


【誕辰】


正月初九,三星草湖玉尊宮的拜天公


傳說其誕辰為夏曆正月初九。南宋吳自牧【夢粱錄】:


「正月初九日為玉皇上帝誕,杭城中行香諸富室,咸就承天觀閣上建會。」


明代王逵【蠡海集】記載:


「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


意思是「一」是陽數之首,九是陽數之極,故被認為是玉皇上帝之生日。


明黃道周的【月令明義】:


「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聖誕。」


清黃奭的【月令註解】也有類似記載。


閩南人、客家人等會在正月初九子時(即初八夜間十一點)即展開祭祀活動,


以正月初九為「天公誕」,稱「天」為「老天爺」、「天老爺」、「天公」等,


天是儒教中的至高無上的上帝,在茫茫的天地之間,無處不在,主宰宇宙的神,


人都相信人間的一切禍福終由天定,常言道:「千算萬算,算不到天一劃。」


所以無論何種祭典,都必須要先祭天,再拜眾神。


【奉祀】


廟宇設天公爐,為天公最高神格之體現,也為儒家「敬天」、道教「崇天」的象徵,儀式最先敬天,後再敬神。


【祭典】


玉皇寶誕為正月初九日,在正月初八日的23時拜天公,意思是在正月初九的子時就祭拜,


有些人改在正月初九早晨到廟堂以鮮花、水果祭拜。


每逢歲末年初也會祭天,以臺灣為例,各地祭天的時間不同,中臺灣地區在除夕的子時,是為「辭歲」。


大臺北在除夕夜的23時拜天公,意思是在正月初一的子時即向上天慶賀新年的意思,是為「賀正」。


一般認為玉皇上帝乃上天高真,素食不用葷,一般用新年應景之糖果、水果、糕餅,


多半是年糕、發糕、桂圓、米果、麻粩、寸棗、生仁糖、冬瓜糖等敬奉,


不同於眾神以清茶祭祀,祭祀玉帝多半會以龍眼乾煮成的桂圓茶;或者蜜餞煮成的四果茶。


供奉水果忌釋迦 ( 又稱番荔枝,此水果貌似釋迦牟尼佛頭像,對其不敬 )、番茄、


番石榴 ( 古說番茄、番石榴兩者因常隨人類如廁後而遍生,視為不潔 ),


在北臺灣,除了叩答恩光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 ( 四方金 ) 、


福金 ( 土地公金 ) 五色金紙錢之外,加上天尺金、盆金、篙錢等,祈求一家平安,萬事如意。


南臺灣並無刈金 ( 四方金 ) 與福金 ( 土地公金 ) 。


臺灣民間信仰中玉帝、三清、三官等高階神明為素食者,但隨扈的神將神兵皆肉食,


且古時天子祭天,用的祭品為太牢,並非素食,故較為虔誠的祭典儀式,


會架設「天公桌」 ( 天臺 ) ,即是以一神桌置於數條長凳之上,使之看起來更高,並鋪上桌布,


兩側各擺上甘蔗一節,上纏「篙錢」,再以一般的神桌置於下方,稱為「下桌」。


「天公桌」上不得擺設葷食,「下桌」擺設牲禮,以供應護衛的天兵天將。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如果發覺自己無法使用一些功能或出現問題,請按重新整理一次,並待所有網頁內容完全載入後5秒才進行操作。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3-10 01:08 PM|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發覺自己無法使用一些功能或出現問題,請按重新整理一次,並待所有網頁內容完全載入後5秒才進行操作。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3-10 02:46 PM 編輯

㊙【哪吒三太子】㊙


哪吒,亦作那吒,為中國神話、印度神話人物,


考據係源於佛教護法神,融入中國文化,而後也興盛於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


在佛教傳說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靈),法力高強,擁護佛法,


是毘沙門天王的後裔,也是釋迦佛的弟子,稱哪吒太子、那拏天等。


在道教中,哪吒姓李,父親是托塔李天王,上有二兄金吒、木吒,排行第三。


哪吒是太乙天尊的高徒,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之一,統帥五營神兵。


道教的頭銜為太子元帥、中壇元帥、火輪天王、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


民間一般尊稱太子爺、三太子,


哪吒是華人崇敬的神靈,於很多民間故事中出現,也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


相傳哪吒割肉還母、削骨還父,後來被其恩師以蓮花化身復活,終於修成正果。



【兵器】


哪吒的隨身兵器分別有「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火尖槍、金磚、九龍神火罩、豹皮囊」等數樣法寶


■  風火輪 ■


是中國章回小說《封神演義》哪吒三太子的法器,


是由哪吒三太子的師父太乙真人幫哪吒恢復人身後送給哪吒三太子的五寶之一,


稱為風火二輪,因為左輪生風,右輪噴火,


此神器可帶領使用者上天入地,速度極快。


■ 乾坤圈 ■


《封神演義》中,為哪吒三太子出身時持有的兵器之一,曾用來殺死東海龍王的另一三太子敖丙。


有強大殺傷力。也是哪吒恢復人身後,師父太乙真人傳授給哪吒的五寶之一。


金色鐲子,會變化,可大可小,投擲攻擊,力量巨大,百發百中。


■ 混天綾 ■


《封神演義》中,是太乙真人的法寶,即為太子神像所被掛之飄帶、相傳仙人需披上天綾才能在天空中飛翔,


之後送給靈珠子(哪吒)作為助周滅商的寶貝。


哪吒在小說中用混天綾在海上搓洗一下就讓龍宮震盪不安,引來巡海夜叉以及一系列後來的紛爭。


自從那一幕後它就再沒出場過。


而《封神》附錄中,七尺二寸混天綾,哪吒八寶之一,會自動捆綁敵人,即使剪斷了也能自動修復。


■ 火尖槍 ■


《封神演義》中,火尖槍是哪吒三太子使用的一種武器,槍身一丈八長,共有兩挺,為太乙真人所授。


在《西遊記》中,紅孩兒也以火尖槍為兵器。


■ 金磚 ■


純金打造,磚形,投擲攻擊敵人。


■ 九龍神火罩 ■


《封神演義》中的一件道門法寶,元始天尊後授予其弟子太乙真人,再由太乙真人授予弟子哪吒三太子。


罩內有九條火龍,火龍噴出來的火是三昧真火,可以把妖精燒成原型。曾經於戰爭中燒過石磯娘娘。


■ 豹皮囊 ■


《封神演義》中的一件道門法寶,這件寶物可以繫於腰寄或胸前的囊袋,


可以裝太乙真人所傳授的靈符秘訣和乾坤圈、混天綾、金磚一塊等兵器。


【歷史記載】


哪吒的記載最早起源於中亞佛教,可能是來自於波斯一帶的神話。


學者推測可能與古波斯的《列王紀》傳說中的帕西地安王朝第七任國王的兒子努扎爾(Nowzar)有關。


佛教中有稱為那羅鳩婆(梵語:नालकुबेर Nalakuvara)的神明,為毘沙門天之子,


在其他經典又譯為「那吒矩缽羅」、「那吒俱伐羅」等,隨後被簡化為「那吒」。


「那吒」是毘沙門天王的第三子,常隨毘沙門天身邊,為護法軍神,也有經典載他是毘沙門天之孫。


毘沙門天源自印度俱毗羅神,為梵天之孫,夜叉之王。


宋代《太平廣記》中記載「那吒」護衛僧人與獻佛牙的故事,日本法師圓仁也記載了此事。


禪宗也有「那吒」將骨肉還與父母,以蓮花化身的傳說,這時那吒故事已在中國民間流傳。


在宋朝時,「那吒」也成為道教護法神之一,《夷堅志》記載茅山道士以「那吒火球咒」來擊退石精的故事。


元代大都築城時,按《周禮》四面應各有三道門,


但大都北面獨有二門,主要是採用哪吒三頭六臂兩足的造型,


這個造型可能來自印度神話5頭3眼4手的大神濕婆。


至明代,道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哪吒為道教神明。


小說《封神演義》與《西遊記》基本上以《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故事為主,


又加以發揮,之後哪吒廣泛受到中國民間信仰的尊崇。


【臺灣民間信仰】


在臺灣民間信仰中,則將哪吒奉為神祇,俗稱為三太子,統領宮廟堂寺之五營神將的中央,


故又稱為中壇元帥、太子元帥、太子爺、中壇太子、哪吒元帥、哪吒太子、哪吒三太子、


金康元帥、金環元帥、金龍元帥等稱呼。


民間對於中壇元帥的奉祀極為普遍,並視之為保護神,地方如有瘟疫流行,


如要驅邪息災,於每村落五方豎立五方旗,並且備牲醴犒祭,延請道士誦經作法祭拜


傳說,哪吒腳踏風火輪,行動非常便捷,


故許多職業駕駛人,如貨車司機、計程車司機、遊覽車司機等,往往奉其為守護神,


並放置一尊小型的哪吒像於車上,祈求行車平安順利。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若有安裝色情守門員,可用無界、自由門等軟件瀏覽伊莉。或使用以下網址瀏覽伊莉: http://www.eyny.com:81/index.php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3-22 09:54 PM|顯示全部樓層
若有安裝色情守門員,可用無界、自由門等軟件瀏覽伊莉。或使用以下網址瀏覽伊莉: http://www.eyny.com:81/index.php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3-22 10:06 PM 編輯

【關聖帝君】


關羽(?年-220年 ),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


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漢末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萬人敵」。


建安四年 ( 199年 ) 受封漢壽亭侯。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


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來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 ( 219年 ) ,關羽圍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


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一度想遷許都以避其銳。


後曹派徐晃前來增援,而東吳背盟,遣陸遜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景耀元年 ( 258年 ),蜀漢後主劉禪追諡壯繆侯。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歷代推崇,並且視為神衹膜拜,產生關羽信仰,


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由於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二爺、關老爺,又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


直至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


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


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


民間受【三國演義】等傳統作品影響,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


關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


陳壽撰寫之【三國志】,將關羽與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為一傳【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羅貫中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又將該五人並稱「五虎上將」,前將軍關羽為五虎之首。


毛宗崗稱其為「三絕」之「義絕」,直至現代,某些社會群體與場合仍常有祭拜關公。


【特徵和形象】


關羽個性堅毅忠直但是剛愎驕矜,不甘屈居人下,


馬超歸附時,關羽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才能可與誰相比?」


諸葛亮回信說:


「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


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 ( 關羽 ) 之絕倫逸群。」


及黃忠官拜後將軍,關羽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幸得諸葛亮和費詩勸解,關羽才接受。


他看不起才能平庸的人,對這些人都會毫無掩飾的鄙視厭惡,其中麋芳、傅士仁十分怨恨關羽輕視自己,


樊城一戰失利與他們見死不救投奔東吳有莫大關連,只有才能或品德受關羽認可的人關羽才願意友善來往,


諸葛亮、張飛、廖化和忠節著名的趙累都與他交好,當年身處魏營時徐晃、張遼也與之友好。


交友喜好與張飛相反,關羽輕視書生儒士,張飛則喜親近文人雅士。


關公不但被佛、儒、道三家稱為神,更被歷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多,由「候」加封至「聖」。


關公的忠義勇武仁信等品質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民眾心目中理想人格及社會典範人物,


因此,他受到世人的擁戴,被歷代加封,宋代封為「顯靈王」,宋徽宗時封為「義勇武安王」,


明神宗時將其神位晉級為「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 尊關聖帝君」...


因此民眾在遇天災、人禍、疾病、爭執時,則向關帝求雨、求藥 ,求他驅災陣魔、求他正直決斷,


皇室求關公保佑國泰民安,地方求關公除暴安良。


【武器和坐騎】


南梁 ( 此時南北朝,距離關羽生活年代約300年 ) 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記載:


「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鐵為二刀,銘曰在萬人。及羽敗,惜刀,投於水。」


此記載較為可信,歷史上的關羽很可能用的是兩把環首刀。


正史上並未記載關羽使用的武器,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現代關羽的形象一般使用偃月刀 ( 青龍偃月刀 ),


但考古學上並無漢晉時期使用此類武器的證據。


同樣正史上沒有對於關羽坐騎戰馬的特別記載,


不過【三國演義】講述了曹操將原為呂布騎乘的赤兔馬轉送於關羽的故事,深入民心。


據小說家言,赤兔馬在關羽成仁之後絕食而死,故今日祭祀關羽的廟宇或大堂,常會有一尊赤兔馬的雕塑像。


【祈求旺財 化煞助運】


主:財神、化煞、祈求招貴人、遠離小人


「關聖帝君」,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將他作為財神來供奉。


其職能除了「治病除災,驅耶 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


又因其忠義,故被奉之為財神。據商人說法有3種原因:


【一】


據說關公生前十分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


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非常詳明清楚,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專才,所以奉為商業神


【二】


因商人談生意作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信義俱全,故尊奉之


【三】


因傳說關公逝後真神常回助戰,取得勝利,


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關公一樣,來日東山再起,爭取最後成功。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4-7 01:31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4-7 03:21 PM 編輯

㊙【媽祖】㊙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琉球、日本及東南亞)沿海地區的海神信仰,


又稱天上聖母 、天后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


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


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生平】


媽祖姓林,歷史考証確實有此人,


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福建路泉州府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 ( 宋太宗年間,莆田改編入興化軍 ),


民間傳說媽祖「出生時不啼哭」,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


媽祖卒生年與家世,史料中有多種記載:


現存關於媽祖最早的文獻,是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 ( 1150年 ) 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


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


據此,媽祖生前是一個女巫。媽祖死後,文中並提到:


宣和五年 ( 1123年 ) ,「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


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


船員說這是湄州女神顯靈,於是路允迪返國後上奏朝廷請封,詔賜順濟廟額。


南宋李丑父【靈惠妃廟記】:「妃林氏,生於莆之海上湄洲」。


南宋李俊甫【莆陽比事】:「湄洲神女林氏,生而靈異」。


( 明朝 ) 張燮【東西洋考】:


「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嶼,五代閩王林願之第六女,母王氏。妃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


始生而變紫,有祥光,異香。


幼時有異能、通悟秘法,預談休咎無不奇中。雍熙四年 ( 987年 ) 二月十九日升化。」


( 明朝 )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


「按天妃,莆田林氏都巡之季女。幼契玄機,預知禍福。宋元祐間遂有顯應,立祠於州里」。


( 清朝 ) 楊俊【湄州嶼志略】:「湄州在大海中。林氏林女,今號天妃者生於其上」。


(清朝)【長樂縣誌】:


「相傳天后姓林,為莆田都巡簡孚之女,生於五代之末,少而能知人禍福。


室處三十載而卒。航海遇風禱之,累著靈驗」。


【莆田九牧林氏族譜】則記載媽祖是晉安郡王林祿的第二十二世孫女。


從南宋到清代,絕大多數史料公認天妃姓林,叫林默娘,生於湄州嶼,自幼有異能,廿八歲仙遊上界,


( 福州人傳說媽祖逐波而去,遺體被埋葬在馬祖列島 )。


具體生日,雖只見於【東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媽祖信徒奉為媽祖生辰,舉行慶典。


【信仰源起】


有學者研究認為,媽祖是南島民族的海神Mata(目)和中國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


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 ( 千里眼、順風耳 );


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


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閩台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 ( 當地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 ),並受人建廟膜拜,


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 ( 或作靈慧夫人 ),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並在元代被封為「天妃」,


在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安仁普濟天妃,


於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改封為「天后」;


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


(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


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


近年媽祖在東亞海洋史的研究,


引出東亞在西方航海地理發現前己有的朝貢貿易、琉球網絡及跨國移民史討論,


而媽祖信仰圈成為東亞海洋經濟及社會結構形成的歷史見證之一。


【世界各地的媽祖信仰】


【臺灣】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由明清時代漢人移民自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渡臺海而來,


臺灣海上活動頻繁歷經台灣荷西時期的東亞貿易活動及明鄭王朝的武裝海商集團,


因此媽祖成為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


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


僅臺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


臺灣各地媽祖從湄洲分香者稱為「湄洲媽」,從同安分香者稱為「銀同媽」,


自安溪分香者稱為「清溪媽」,從泉州三邑分香者稱為「溫陵媽」,由漳州漳浦縣分香者稱為「烏石媽」。


■ 澎湖群島 ■


澎湖天后宮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原稱娘娘宮、天妃宮、媽宮。


「媽宮」本作此地地名,大正9年 ( 1920 ) 日本政府將媽宮澳改名為「馬公街」,


現在閩南語呼「馬公」仍以「媽宮」稱之。


■ 馬祖列島 ■


馬祖列島之名即由媽祖而來,據清初【使琉球記】記載,


宋朝福建湄洲的林默娘 ( 人稱媽祖 ) 廿八歲時,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突遇巨風大浪,船毀人溺,


默娘得知,飛身入海拯救父兄,因而罹難,


遺體隨海漂至閩江口附近的竿塘島 ( 即今日馬祖列島的南竿島 ),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就近將她葬在岸邊。


有一說湄洲鄉親於馬祖島迎回默娘聖體,留下紀念衣物為衣冠塜。


馬祖人則認為,媽祖葬於現今馬祖南竿鄉馬祖天后宮宮內的靈穴石棺中,


且興廟供奉相傳至今,成為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之一。


此島因而稱為「媽祖島」,或因傳抄而寫為「馬祖島」,爾後中華民國國軍進駐,正式改稱為馬祖,


馬祖之名遂使用至今 ( 法定行政縣名為連江縣 ),


此村則稱「馬祖村」,該處港口稱「馬祖港」,簡稱「馬港」。


馬祖天后宮之鄰山設有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園區中建有媽祖巨神像,


於2009年10月完工成為全世高最高之石製之媽祖神像,高度有28.8公尺。


連江縣政府近來於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辦「媽祖在馬祖--昇天祭」,


以「媽祖在馬祖」作為招徠觀光客之口號與行動,也讓世人以此感念媽祖孝順慈愛的精神。


■ 馬祖的媽祖信仰 ■


根據清初【使琉球記】中記載,媽祖林默娘28歲時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遇風浪船毀人溺,


媽祖為救父兄入海罹難,她的遺體當年隨海漂至閩江口附近的小島 ( 即今日馬祖列島的南竿島 ),


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將她葬在岸邊。


湄洲島的鄉親一度以為默娘失蹤沒下落,故稱她已羽化昇天成仙,且為感念其孝心,遂蓋廟紀念她的孝行,


經後代學者查知,媽祖葬於現今馬祖南竿鄉馬祖天后宮內靈穴石棺中,


且興廟供奉媽祖世代相傳至今,成為馬祖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之一。


此島因而被稱為媽祖島,爾後中華民國國軍進駐為顯陽剛去掉女字旁改稱為馬祖島,馬祖之名遂使用至今。


目前馬祖馬港的馬祖天后宮仍可看見媽祖的靈穴,且從未移動過,


據說每次有意移動,都會有一些不可思議事件發生。


如1963年國軍因辦理伙食時不慎發生火災,燒了部分廟體,為平息眾怒而承諾改建,


工兵在施工時無意將地磚舖過靈穴,隔天地磚離奇地全部破碎;


2001年的改建,施工單位原本怕破壞靈穴所在,打算暫時遷移,但鑽地的地鑽卻突然斷裂;


而最近一次,也就是改建落成時,廟方原本想為靈穴塗上油彩,


但奇怪的是,任何塗漆都難以上色,經擲筊請示,媽祖做了保持靈穴原樣原色的指示。


而靈穴就在香案前方,為保護靈穴,廟方也裝上了強化玻璃。


目前廟殿供奉著福建馬祖籍登山怪傑李小石攀登珠穆朗瑪峰 ( 聖母峰 ) 時,所揹帶的媽祖金身聖像。


馬港天后宮是南竿鄉的信仰中心,據說,每次有大災難之前,都會見到由靈穴飛出一團火球,


當地居民說看到火球飛出,就知道媽祖娘娘又出去救海難了。


2009年,高達28.8公尺的媽祖巨石像正式於馬港天后宮旁揭幕,


不僅全部以花崗岩打造,而且也成功挑戰世界第一高的金氏世界紀錄,


28.8公尺的高度對照馬祖的總面積28.8公頃,


象徵著媽祖將守護馬祖每吋土地上的子民,更強化「媽祖在馬祖」的意涵。


連江縣政府近來於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辦「媽祖在馬祖--昇天祭」,


以「媽祖在馬祖」作為招徠觀光客之口號與行動,也讓世人以此感念媽祖孝順慈愛的精神。


■ 金門列島 ■


金門料羅灣濱海處建有「金門媽祖公園」,恭設湄洲媽祖廟所捐贈高達990公分的媽祖聖像。


料羅港為兩岸分治後在金門縣「宗教直航」之港口(馬祖為南竿鄉福澳港),


採類似「小三通」之方式,輸送信眾往返兩岸。料羅灣附近有料羅順濟宮,迄今有八百年以上歷史


■ 烏坵島 ■


烏坵原隸屬於福建省莆田縣,與媽祖同鄉,且同說媽祖之母語--莆仙話,


烏坵島距湄州島約18海浬,本為一生活圈,故亦信仰媽祖,


島上建有媽祖廟,是討海居民的精神支柱。當地傳說,烏坵是媽祖湄洲祖廟的廟產,被稱為「媽祖山」。


↓↓↓↓↓↓ 接下篇 ↓↓↓↓↓↓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若新密碼無法使用,可能是數據未更新。請使用舊密碼看看。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4-7 03:48 PM|顯示全部樓層
若對尊貴或贊助會員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我們查詢。我們的即時通或MSN: admin@eyny.com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4-10 09:44 PM 編輯

㊙【媽祖.Ⅱ】㊙


【世界各地的媽祖信仰】


【中國】


■ 福建莆田 湄洲島 ■


湄洲媽祖祖廟於天聖年間 ( 公元1023-1032年 ) 擴建,日臻雄偉。


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明成祖聖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


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


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廣至東亞及東南亞各地港口 ( 尤其是沿海地區 ) 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


例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玻天后宮、菲律賓隆天宮、香港銅鑼灣天后廟。


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


在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府縣,每縣都有幾十座媽祖廟,


如今,福建各地的媽祖廟數量仍十分龐大,香火旺盛。


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內陸的閩西客家山區。福建的媽祖廟中有三座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媽祖信仰遭到嚴重的打擊,許多宮廟和神像被毀,


譬如媽祖信仰發源地湄州島上的廟宇和相關文物,就在文革中被摧毀殆盡,包含分身大媽,


只有少數廟宇如莆田文峰宮,在文革時將媽祖神像藏於郊區的古井中,保住了神像。


泉州天后宮則是因為曾被當作工廠使用,因此躲過被摧毀的命運,


改革開放後民間信仰逐漸恢復、加上兩岸交流頻繁,媽祖信仰重新活絡,


又因為媽祖信仰中獨特的「進香、刈火」習俗,


台灣各媽祖廟為求增加本身與祖廟的連結,紛紛前往湄州捐獻資金興建宮殿或牌樓等建物,


使湄州島上的媽祖宗教建築迅速增加。


■ 福建泉州 ■


泉州天后宮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禮製規格最高,


是現存保存較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構建和明清時代目構的建築物。


因而泉州天后宮系大陸媽祖廟中第一座被國務院審訂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福建福州 ■


福州居民宗教信仰多元,道教和佛教是福州信奉人數最多的兩大宗教,


大多福州人是兩者兼信的,尤其福州各地流行著不同的鄉土神靈。媽祖、臨水夫人是福州最重要的神祇。


福州市與媽祖故鄉莆田市相鄰,與媽祖亦屬同省人,隨海商、移民傳播媽祖信仰。


如福建福州市倉山區南台島螺洲鎮螺洲天后宮。


■ 廣東 ■


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天后宮南沙天后宮在廣州市南沙區大角山東南,始建於明代,


清朝乾隆年間曾有一次大規模重建,二戰時遭到嚴重破壞。


1994年,由香港著名商人霍英東帶頭捐資重建,1996年建成。


而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地區亦有大量的媽祖廟。


■ 江蘇 ■


南京天妃宮位於南京獅子山麓、長江之濱,建於明朝永樂五年。


相傳鄭和下西洋遇險,受救於林默娘 ( 媽祖 ),返航歸來上奏永樂帝而後修建。


太倉瀏河天妃宮,又名「天妃靈慈宮」,俗稱「娘娘廟」,


宮內立有《通番事蹟碑》,記述了鄭和下西洋的經過。


■ 浙江 ■


杭州天妃宮的最早記載見自宋【夢粱錄】。在清代,分別在武林門、吳山三茅觀、孩兒巷有三座天妃宮。


寧波最早的天妃宮為寧波天妃宮,建立於宋紹熙二年 ( 1191年 ),後於1950年毀於國軍轟炸,


清代中晚期,寧波共有天后宮40餘座,


目前存有的最著名的天后宮、是位於鄞州區的慶安會館 ( 又名甬東天后宮 ) 和安瀾會館。


在浙江舟山、溫嶺、玉環、洞頭、南麂、蒼南等地,都有媽祖廟。


■ 遼寧 ■


瀋陽天后宮作為媽祖信仰的代表,


與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基督新教、天主教、東正教、薩滿教代表在城區並立。


■ 天津 ■


大陸地區最北的媽祖廟,天津娘娘宮,舊時,天津新婚者時常至天津天后宮祭拜媽祖,以求早得子嗣。


天津人心中的媽祖信仰功能與送子娘娘,有相當大的重疊。


■ 山東 ■


廟島顯應宮位於山東省長島縣廟島,始建於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是中國北方建造最早、影響最大的媽祖廟,初為沙門島(廟島古稱)佛院,僅茅屋三間。


隨著元代建都北京,海運日漸繁榮,京都的貢物大多由南方沿海漕運至北京,


當時的沙門島是海上漕運的必經之地,往來漕船需在此泊舟候風,


因漕夫大多是福建人且篤信媽祖,就在島上立媽祖祠以事供養,後來就成為風俗。


青島天后宮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初稱「天妃宮」,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


道教廟會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


蓬萊境內的蓬萊閣,由龍王宮、子孫殿、彌陀寺、天后宮、三清殿、呂祖殿等古建築共同構成。


■ 湖南 ■


湖南芷江天后宮,坐落在湖南芷江縣城舞水河西岸,建於清乾隆十三年 ( 1765年 )。


■ 四川 ■


清代乾隆年間以降,伴隨閩粵移民四川,天后宮在四川各地進行了大規模修建。


■ 山西 ■


山西太谷縣媽祖廟建於清代。介休市綿山媽祖殿建於清代。


■ 安徽 ■


安徽安慶天后宮亦建於乾隆年間。


■ 香港 ■


媽祖在香港皆稱天后,而香港水上人則稱其為阿媽,


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廟,其中以佛堂門天后古廟歷史最悠久,每年皆有不少市民聚集進香,


而1982年3月興建的港鐵港島線車站,亦因鄰近銅鑼灣天后廟而以「天后」命名。


香港境內各大小天后廟,常以漂浮之說立廟,


如在海岸拾到天后神主牌、木像等,人便就地立廟,奉為神明。


這點與福建和臺灣等地天后廟不同,因為神主多乃漂來的,各廟無從屬分香關係。


村與村間的天后,乃獨立個體。例如某村天后節慶,開神功戲,也會請附近村落之天后來觀看。


香港附近的深圳南頭半島赤灣之上,亦有明代與鄭和有關的赤灣天后廟(明時為天妃宮),


此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參拜。


■ 澳門 ■


媽祖在澳門亦相當多人信奉。最顯著的例子,澳門葡文名稱「Macau」,即是由「媽閣廟」一詞轉化而來,


明朝稱 「阿媽港」,16世紀葡萄牙人登陸澳門的地方就在媽閣廟傍,葡文「Macau」(澳門) 同「媽閣」。


【日本】


■ 橫濱 ■


媽祖信仰在江戶時代之前已經傳入日本,東京都、茨城縣、長崎縣、青森縣、橫濱等地均有媽祖廟,


一些歷史較悠久的媽祖廟與日本傳統神道結合,成為「天妃神社」,


如弟橘比賣神社 ( 弟橘比売神社 )、弟橘姫神社 ( 弟橘姫神社 ) 等。也有以日本神道儀式舉行的「天妃祭」


■ 琉球 ■


琉球國時代由閩人三十六姓傳入媽祖信仰,較著名的媽祖廟有那霸天妃宮。


【韓國】


從韓國正史─【朝鮮王朝實錄】中可知當時朝廷已經對媽祖崇拜有所了解;


從海路使行錄中可知,從高麗王朝末期到丙子胡亂之前,


使臣們多以沙門島爲背景創作詩文,抒發瞻仰媽祖廟後的感想,並向媽祖祈願航海平安無事。


【越南】


在越南各省住有華人的地方就設有「天后宮」即奉祀「天后聖母」或稱「天妃娘娘」為主神,


其他凡有華人的廟宇亦有供奉「天后聖母」 ,


越南各省出名(遠近知名)「天后宮」所在位置有:


胡志明市有「穗城會館 天后宮」、「三山會館 天后宮」、「霞璋會館 天后宮」、


「 海南會館 天后宮」等數十間 ,


於胡志明市,每年大年初一凌晨00am各華人分別擁越叄拜,以求合家平安,週年順境。


平陽省有「(草字頭「那」)條市天后宮」、「助棒市 天后宮」、


「土龍木天后宮」、「棒橋市天后宮」於平陽省,


於每年的元宵節日,設有投燈儀式,大型經營者則參加投票請燈以求生意興旺,客似雲來,營利雙收,


下午各「天后宮」分別舉辦舞龍、舞獅、八仙、仙姐、散花、古樂、恭迎天后聖母出巡儀式,


以求天下太平,世界和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家興盛,安居樂業,合境平安,五穀豐登,經濟繁榮。


【泰國】


泰國籍貫廣東省華人信奉「七聖媽(ม่าจ้อโป๋)」,曼谷設有多間七聖媽廟,參見四丕耶七聖媽廟。


【美國】


■ 舊金山 ■


「美國媽祖廟」(MA TSU TEMPLE)位於舊金山中國城,


前身為1986年所創朝聖宮,1996年遷至現址,媽祖為臺灣北港朝天宮所分靈。


■ 紐約州 ■


「美國媽祖基金會」(American Mazu Foundation Inc)位於紐約法拉盛中國城,


建成於2015年5月11日(農曆三月二十三),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分靈而來。


■ 加拿大 ■


「中華湄洲媽祖廟」,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分靈而來,2017年7月15曰舉行安座典禮。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4-7 03:48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4-7 04:53 PM 編輯

㊙【媽祖.Ⅲ】㊙


【相關傳說】


● 千里眼順風耳 ●


在一般的傳說裡,替媽祖察、聽世情的兩大駕前護衛神,


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 ( 又稱金精將軍 ),


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 ( 又稱水精將軍 )。


● 鄭和與天妃 ●


明朝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帶領二萬七千餘官兵,乘百餘艘巨舶,七下西洋;大海茫茫,


「烈風陡起,怒濤如山,危險至極,舟人驚駭,倉忙無措,仰賴神靈顯然臨庇,甯恬無虞」


此處的「神靈」即指天妃;


鄭和的二萬七千多名水手多數是從福建、廣東、浙江三個沿海省份招募來的;


他們之中很多回鄉或流居海外,把供奉天妃的信仰傳播出去。


永樂元年,鄭和出使暹羅國,海上忽刮大風,幾百人生命危在旦夕,


鄭和祈求天妃救助,忽然一陣香風飄來,見神站立在桅杆上,頓時風平浪靜。


永樂五年 ( 1407年 ) 鄭和下西洋,途中遇到颱風,鄭和祈求神靈保佑得平安,


往渤泥國途中、往榜葛剌國也遇到颱風,祈求神靈保佑後平安,


鄭和為了答謝天妃的功績,曾奏請朝廷在南京龍江關建立一所天妃宮,蒙明成祖御賜紀文。


鄭和又奏請朝廷在大隊官兵駐紮的福建長樂港建立天妃宮作為官兵祈禱之所。


鄭和船隊聚集在天妃宮下,等候信風出航;


出行前鄭和帶領二萬七千餘官兵在天妃宮舉行大規模祭祀典禮,點燃香燭,供奉犧牲,祈求神靈保佑。


鄭和官兵登船後要奉獻仙師酒,


念祝文「五更起來雞報曉,卜請娘媽來梳裝……弟子一心專拜請,湄州娘媽降臨來。急急如律令」。


鄭和船中供奉天妃,晝夜香火不斷,各船專設司香一名,


不管其他事務,每天清晨負責帶領船員向天妃娘媽頂禮。


宣德七年1431年,鄭和奉聖旨往湄洲嶼天妃宮拜祭。


鄭和每次下西洋回國,必定新修各處天妃宮,或擴修殿堂,或種植青松翠竹;


在南京靜海寺、太倉天妃宮,鄭和還栽種特地從西洋帶回來的海棠花,


並在劉家港天妃宮和福建長樂南山寺都立天妃紀念石碑,將下西洋的成功,歸功於天妃的神佑。


天妃娘娘成為明朝海軍的守護神。


● 琉球冊封使與天妃 ●


福建前往琉球的航路非常艱險,經常發生風暴,


而歷屆派往琉球的冊封船隊中,多有福、漳、泉之人士,故而冊封使亦非常崇信媽祖。


每當前往冊封琉球的時候,冊封使都要沐浴齋戒三天,


親自到福州南臺島馮港的天后宮祭祀媽祖,並祈禱、占卜、求籤。


此後,將媽祖和拿公的神像請上頭號封舟,將陳尚書神像請上二號封舟。


至琉球後,將三像奉安久米村天后宮中,


歸程前,亦要至久米村天妃宮、關帝廟祈禱,並將三像奉回封舟之上。


每當冊封船隊在海上遭遇風暴,冊封使便親自焚香向媽祖祈禱,


答應歸國之後向皇帝請求為媽祖加封號、或加贈褒書御筆匾額。


而根據歷屆冊封使在其著作中的說法,媽祖非常靈驗,每當封舟遇暴,只要向媽祖祈禱,風暴便突然停止;


有時封舟即將衝礁撞毀,舟中之人向媽祖祈禱,封舟便奇跡般地繞過島嶼。


僅僅清代一朝,媽祖的便從「天妃」晉封「天后」,其封號亦從明末的十四字加至最終的六十四字。


● 保生大帝 ●


民間相傳道教神明之一的保生大帝(大道公)尚在凡人為天上聖母林默娘的婚約者,


保生大帝將迎娶媽祖時,因前一日媽祖家中一頭母羊難產而死,讓媽祖萌生退婚之意。


大婚之日到來,保生大帝率迎親隊伍迎娶媽祖,媽祖斷然悔婚,隨後入山出家修道,


保生大帝大怒,雖後來也遁入空門,亦得道成仙,然吞不下此怨氣,


遂每至媽祖誕辰遶境時必定下雨,打算淋落媽祖臉上的脂粉,欲使媽祖羞於見凡人信徒。


媽祖也不甘示弱,也在保生大帝壽辰出巡時,必颳風打算吹落祂的冠帽,


因此民間流傳:「大道公風、媽祖婆雨」,


不過真的在每逢媽祖遶境恰逢春季春雨到來,也真有遶境隊伍碰到下雨的狀況,


因此繞境隊伍及信眾每逢遶境活動時自備雨具防突落雨;


保生大帝出巡時正好是太平洋颱風季,還真的多次碰到颱風攪局。


因此此民間流傳雖被相關廟宇否認,但大多數的信眾仍然深信不疑。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如果發覺自己無法使用一些功能或出現問題,請按重新整理一次,並待所有網頁內容完全載入後5秒才進行操作。

使用道具檢舉

頭像被屏蔽

  禁止訪問

CODE BREAKER CODE:03

帖子
14333
積分
90035 點
潛水值
153190 米
發表於 2018-4-7 03:48 PM|顯示全部樓層
分享使你變得更實在,可以使其他人感到快樂,分享是我們的動力。今天就來分享你的資訊、圖片或檔案吧。
本帖最後由 KUROMAX 於 2018-4-7 07:24 PM 編輯

㊙【媽祖.遶境】㊙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 Discovery頻道認定的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行程,是臺灣地區媽祖遶境活動中,


傳統陣頭規模最大、自發性參加人數最多的宗教活動,


9天8夜的行程,回溯了移民的墾拓路徑,並提升其信仰圈內的信仰大眾對於自身文化價值的意識。


深具原生性的繁複祭祀儀典,是媽祖信仰在地發展的珍貴文化資產;


逐漸擴大的活動規模,也是民間信仰隨著社會變遷而演化的重要實例。


今日不僅被Discovery Channel認為是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是「世界非物質活的文化遺產」。


【歷史沿革】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起源自清朝雍正8年(公元1730年)


福建湄洲嶼人士林永興與家人來臺墾拓,至大甲堡定居,將隨行的湄洲朝天閣天上聖母香火安奉自家廳堂,


後來士紳將香火遷移至現址建祠,每隔12年即前往湄州朝天閣進香。


日治時期因臺中大安港廢港,臺閩海線交通逐漸阻隔,大甲媽祖遂轉向北港朝天宮「割火進香」,


直到民國77年(公元1988年)鎮瀾宮才改往新港遶境進香。


從最早期的4天3夜到8天7夜,最後增加到9天8夜的行程,


貫穿臺灣中部包括臺中、彰化、雲林、嘉義等4個縣市共21個鄉鎮市區,


途經近百座廟宇,來回長途跋涉達300多公里,


遶境活動並在民國97年(公元2008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


【遶境進香儀式流程】


大甲鎮瀾宮遶境進香活動整個9天8夜行程,


除了每日固定步行、駐駕(為神明臨時停駕或晚上休息)的路程,


其中並有10個典禮自元宵節起依序進行,包括:


(01)「筊筶」:決定啟程日期和時間。




(02)「豎旗」:豎起進香指揮旗,昭告遶境進香各項活動開始啟動。


(03)「祈安」:出發前一天下午3點舉行,祈求行程平安順利。


(04)「上轎」:出發前一日恭請天上聖母登上鑾轎。


(05)「起駕」:媽祖鑾轎由神轎班人員抬起正式出發。



(06)「駐駕」:抵達新港奉天宮後,媽祖神尊離轎登殿安座。


(07)「祈福」:媽祖神尊抵達新港隔日清晨5時在奉天宮大殿舉行祈福典禮。


(08)「祝壽」:於祈福典禮後,上午8時接著舉行祝壽典禮,


由信徒齊為媽祖祝壽、誦經讀疏,行三跪九叩禮


(09)「回駕」:再恭請媽祖登鑾轎返回鎮瀾宮。



(10)「安座」:歷經9天8夜媽祖回到鎮瀾宮登殿安座,眾人叩謝媽祖庇佑。


【遶境進香陣頭順序】


每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陣頭隊伍都有一定的前後順序,


依序分別為:


(01) 報馬仔、(02) 頭旗、頭燈、三仙旗、(03)開路鼓、(04) 駕前隊伍,含頭香、貳香、參香、贊香。


(05) 繡旗隊、(06) 福德彌勒團、(07) 彌勒團、(08) 太子團、(09) 神童團、(10) 哨角隊。


(11) 莊儀團、(12) 三十六執士隊、(13) 轎前吹、(14) 馬頭鑼。


(15) 涼傘、(16) 令旗、(17) 媽祖鑾轎、(18) 自行車隊。


【筊筶】


每年元宵節以「擲筊」方式決定啟程日期、時間後,


由參與搶香的團體、廟寺,協調決定「頭香」、「貳香」…等順序,


各香聘請劇團演出為媽祖祝壽,進香期間藝陣也隨行。


起駕前,鎮瀾宮將進香「頭旗」綁在左側龍柱上,


並在沿途停駕或駐駕處,貼香條通知沿途信徒,告知媽祖起駕、回駕及經過當地時間。


【搶香】


相傳清朝大甲的53庄頭信眾原議輪值媽祖進香接駕踩街,


但因53年才會輪到一次,而且各庄貧富差異,唯恐有些庄頭無法負擔費用,


因此廟方就以搶香的方式,讓有意爭取的庄頭以「頭香、貳香、參香」的名義,負責遊行活動開銷,


並賦予鑾轎回駕後接駕獻香代表祭拜、祈願、祈福。


【報馬仔】



臺灣遶境進香活動隊伍中,為神明探路、通風報信的腳色,


沿途敲鑼通知信眾準備香案迎接媽祖神轎,在許多臺灣媽祖遶境活動中都能看到他。


其造型多為頭戴斗笠、肩搭簑衣、著黑色衣褲、羊毛襖,戴著黑框的老花眼鏡,


蓄燕尾鬍鬚,並帶著旱煙管和喝葫蘆酒,隨身還有豬腳、韭菜等食物,以代表有食物、並且長壽,


腳貼五彩圓紙的裝扮則因生瘡,表示人生難免不全。


腳底則穿著一隻草鞋、捲起褲管,造型滑稽十分逗趣。


【頭旗、頭燈、三仙旗】


「頭旗」是在遶境隊伍中最前方,由信眾所持一大面代表媽祖的四方形杏黃色旗幟,


旗面繡上「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頭旗、遶境進香」等字樣,


旗頭用木刻紅葫蘆、兩枚紅絨球裝飾,葫蘆插上貢香。而在頭旗兩旁的「頭燈」,代進香團光明遠照,


燈上彩繪八仙,並有「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合境平安」等字樣。


緊接在頭旗、頭燈之後的「三仙旗」,中間黃旗代表媽祖,兩旁藍旗為護駕。


三仙旗的由來是因進香接駕的團體增加,頭旗除帶領隊伍前進,還需接待迎駕團體,


為免進香隊伍停頓,特別設置三仙旗接替頭旗率進香團前進。


【繡旗隊】


創立於民國52年(公元1963年)的繡旗隊,是遶境進香活動專為女性香客所組成的進香隊伍,


當初設置的目的在充實進香隊伍陣容,後來逐年擴充,成為全臺規模最大的繡旗隊,


想參加的女性信眾可自農曆元月15日元宵節後,向鎮瀾宮登記,為避免人數過於龐大,多以3百人為限。


【哨角隊與馬頭鑼】


哨角隊與馬頭鑼隊伍位置在神轎之前,主要任務在驅趕邪魔。


早年哨角只有兩支,往後逐年增加,目前已有數十支,


哨角屬銅管樂器,聲音渾厚低沉,沿途吹奏須待馬頭鑼決定,


凡馬頭鑼敲了十三下就吹奏,途經橋面、墓地或喪家時則以亂鑼響之驅邪。


【三十六執士】


大甲鎮瀾宮執士隊現有一對龍鳳旗,十二面彩牌和十八般武器,以龍頭柺在前,鳳尾壓後,


主要任務為行進間如遇喪家,將媽祖大轎護衛在中間,並避免邪魔犯駕或冤魂攔路告狀。


【鑽轎腳】



大甲媽祖進香期間,沿途信眾擺設香案迎駕,媽祖進香團所經之處隨時可見跪地迎接媽祖的信眾,


或者排成一列鑽轎腳,讓神轎從信眾身上跨過,依民間習俗認為可獲得神明保佑。


【備註】


每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期程,均在元宵節當天筊筶大甲媽祖遶境起駕日期與回鑾日期,共9天8夜行程,


因隨行信眾眾多,參與者須自行安排食宿,沿途有店家提供飲水、食物襄贊。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簽名被屏蔽
若對尊貴或贊助會員有任何疑問,歡迎向我們查詢。我們的即時通或MSN: admin@eyny.com

使用道具檢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上傳和撰寫 侵犯版權(未經授權)、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回頂部